亳州新闻网讯 “感谢社区和派出所,化解了我们兄弟之间的矛盾,让我们重归于好。”近日,蒙城县城关街道河西社区居民李某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向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近日,在长安社区新民街,城关派出所和社区干部在平安夜巡中调解邻里纠纷。
不久前,李某前往辖区西关派出所,反映其与兄弟几人因母亲赡养费用产生的家庭纠纷,希望派出所能够出面调解。接到反映后,西关派出所立即与河西社区联系,并和社区书记来到李某家中了解情况。经了解,李某的父亲于2017年2月份去世,母亲随李某生活,按约定,其他兄弟四人每人每月给予李某生活费200元。其中弟兄三人每月都能按时支付,只有一位兄弟没有支付。
了解情况后,社区联合西关派出所找到李某的这位未支付生活费的兄弟说明来意,其解释说,因父亲生病住院期间自己垫付了2000元现金还没有说清楚,兄弟之间一直闹矛盾,所以到现在都没有给。经过派出所和社区的共同调解,李某最终认可其兄弟垫付的2000元,其兄弟当场支付李某赡养母亲费用5000元,双方矛盾由此化解。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蒙城县城关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为核心,把群众“急难愁盼”、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积极探索“社警”联动社会治理新模式,将组织优势、服务优势、治理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发展优势,整合资源、齐抓共管合力筑牢基层治理防线。
为提升社警联动工作管理水平,城关街道建立了“街道推动、社警联动”的协同工作模式,定期召开社警联动工作例会,15个社区治安主任和辖区5个派出所联络干警参加会议,逐人对社警联动机制运行情况进行汇报,街道综治中心结合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人群管控、治安问题排查整治等对当前工作进行安排和调度,保证机制运行流畅。
城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黄沛林告诉记者,社区和派出所充分发挥社警联动作用,全面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将社区“人熟、地熟、情况熟”和派出所专业性优势逐步充分体现在矛盾纠纷化解中。不仅有效缓解了警力紧张,还能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特别是针对派出所疲于解决的非警务类警情,社区将根据推送情况及时化解问题,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此外,社区联合派出所均成立了“我为平安巡一晚”治安巡逻队,人员由社区民警、辅警、社区干部、网格员、平安志愿者及热心群众等人组成,形成严密的治安防控网络。白天,他们入户宣传扫黑除恶、防灾减灾、防电信诈骗等治安防范工作;夜晚,开展“我为平安巡一晚”平安夜巡行动,提醒群众锁好车辆、关好门窗、做好防火、防盗、注意用电用气安全等,营造和谐安全的氛围。
今年8月份,黄海社区联合街道综治中心、应急办、东关派出所开展“我为平安巡一晚”活动,重点围绕夜间小摊贩液化气和食品安全隐患开展排查,查看了液化气的钢瓶是否合格、安装是否规范、燃气管道是否漏气、灶具是否有回火现象、有无线路私拉乱接等情况,共检查流动摊贩60余个,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意识,也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感,有力地保障了社区的安全稳定。
自今年6月社警联动工作开展以来,城关街道累计化解矛盾纠纷87起,开展治安问题处理及联合巡逻150余次,重点人员管控工作125次,开展活动480余次。“我们将持续加强社区和各派出所沟通协作,健全机制,不断推动‘社警联动’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进展,发挥各自工作职能优势,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街道落地生根,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城关街道党工委书记车小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