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长安三万里》有感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的名字来源于明代陈子龙《从军行》的诗句:“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梦中到达长安,海风呼啸碛西头的情景,寓意长安的繁华和历史的沧桑。长安,以其繁华和辉煌,留下了无数的传说和故事,它的衰落同样令人唏嘘不已。

这部电影以高适为切入点回忆了他脚踏实地、建功立业的一生,在回忆中展现了唐朝盛世的多彩,展现了李白、杜甫、王昌龄等诗人们的友情。李白的《将进酒》,想象力丰富,诗人骑着仙鹤与仙人同饮,仿佛离开了尘世,在梦中神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的诗让我感到诗人豪迈洒脱的气质。诗人高适从小口吃,读书写字有障碍,但却苦练了一身过硬的高家枪法。守丧期满的高适也渐渐长大,单枪匹马前往长安寻找机会报效国家,途遇李白,被误以为是盗贼,两人不打不相识,从此结为好友。在理想的驱使下,高适决定去长安,李白赶赴扬州,并做了一年之约。

来到长安之后的高适,处处碰壁,得不到推荐和赏识,上阵杀敌的高家枪也只能沦为讨好权贵表演的工具。期间,高适结识了少年杜甫,并表达了高家枪不是用来杂耍,而是报国杀敌的武器,现在的权贵只会享乐,毫无报国之心。一年之后,高适赶赴扬州之约,而李白早已忘却当初的诺言,看到李白挥金如土,喝酒享乐,高适顿时心灰意冷,看到李白身旁女子之身的精通裴家剑法的裴十二,高适愤怒之下与其比试高下,最后高适输了,但冠绝天下的裴家剑也只能沦为杂耍的工具,让人感叹不已。而此时的高适觉得一定是自己技不如人,所以决定归家苦练,再图报国。

电影中有关唐代细节描写非常精妙,比如唯美的宫廷建筑,曼妙的歌舞,胡人的装束,唐代的礼仪,精美的器具,简直让人身临其境,穿越唐朝,切身感受到了开放的唐文化与民族融合。吹角连营,战争是残酷的,唐朝盛世实在是太短了,安史之乱后,在长安城困守之际,高适不惧危险,带着士兵坚守城池,保卫唐朝的尊严及荣耀,但却无力挽回盛唐的局面,令人悲叹。他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一个真正的文武双全将领的形象。

理想与现实也许有差距,我们既要像李白一样洒脱与豪迈,坚持自己的梦想,也要像高适一样脚踏实地,永不言弃,报效国家,建功立业。

亳州学院实验小学六(3)班

指导老师:常玲侠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