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唯一,入选省十佳!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2023年数字文旅创新实践十佳案例的通知,蒙城县图书馆“指尖服务”阅读服务不打烊案例,荣获2023年安徽省数字文旅创新实践十佳案例。



蒙城县图书馆积极开拓创新服务模式,开通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做好特色服务资源,推进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旅游文化无缝结合,积极推动图书馆阅读服务走上“云端”、进入“指尖”,让读者足不出户品读书香,让阅读服务更加便利,做到阅读服务不打烊。



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应用场景

蒙城县图书馆加强智慧图书馆建设,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应用场景,实现智慧发展赋能精准服务,多场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图书馆智慧化管理和服务,让读者感受“沉浸式”体验服务。

蒙城图书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以开架为主要服务方式,实现藏、借、阅、咨询、管理一体化。各楼层配有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朗读亭等多种智能化设备;可通过身份证实名一键自助办证,办理读者证后通过读者证,人脸识别,身份证,安康码进行借书,并可一键还书。



场馆常驻2台全媒体智能语咨询机器人,智能引导去各个区域,日常问题回复;设置中心服务台、楼层服务区、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为读者提供咨询、借还、查询、导读等一站式的服务,馆内的朗读亭可以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满足读者有声阅读的需求。

图书馆采取“UILAS”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管理系统,记录相关信息,实现业务集成化管理。并通过图书排架定位设备快捷定位录入系统,方便读者线上自助检索定位图书位置。

密集书库:将新书及利用率相对较高的图书集中于开架书库,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读者与图书的直接接触,极大地提高馆藏图书的利用率

搭建丰富数字化资源建设

蒙城县图书馆通过建设电子图书馆平台,利用移动图书馆、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大量的电子图书和学术期刊,读者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访问和借阅,这样读者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获取图书馆的资源。

蒙城县图书馆还通过自建“地域特色文献库”、“蒙城庄子文化特色数据库”及“地域文化名师讲座”等数据库,传播传统文化,构建地方特色数字资源文献库。

截止目前对外服务的电子资源总量38.5TB,其中2023年开展数字化服务85场,开馆至今累计开展数字化服务227场,数字资源浏览量66.5万次,下载量10.1万次。

“指尖服务”阅读服务不打烊

线上功能:开通蒙城县图书馆微信服务号,实现绑定电子读者证、修改读者证密码、图书查询、图书续借、借阅记录查询、借阅排行榜查询、个人信息查询、读者荐购、入馆预约、预约夜间自修坐席等多种线上功能。(曹杨)


(责任编辑:赵菲菲)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