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电动车充电就慢得很,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呢?”近日,有读者拨打本报热线电话0558-5603456反映电动车充电慢问题。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我国两轮电动车保有量约3.5亿辆,即每4人中就拥有1辆两轮电动车,规模已超越汽车。然而,随着电动自行车越发高频地穿梭在城市街头巷尾,续航里程“打折”、充电桩不足、安全隐患频发等问题日益显现。如何安全充电、保障出行成为车主关注的问题。
目前市区很多小区车棚是开放式的。
冬季续航明显“打折”
市民周女士告诉记者,她在小区公共充电桩充电,同样的时间,过去电动车能充满电,现在已经充不满了,要多花不少时间,为此充电费用也有所增加。
家住市区新时代家园小区的李先生也遇到了类似情况。“过去可能七八个小时就能充满电,现在起码要十个小时,如果充电时间晚了,第二天早上骑车时电都是不满的。冬天,电动车续航本来就下降了,如果再充不满,更跑不远了。”李先生表示。
冬天充电慢的原因
冬天为什么电动车充电慢、跑不远呢?在市区亿都国际商城附近经营电动车维修生意的高先生告诉记者,这是由电动车电瓶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高先生解释说,电池容量以温度25℃为标准温度,每下降1℃,电池容量就会下降1%。冬天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循环能力比较低,电解液黏度增大,化学反应阻力增加,充电时间延长,温度越低,充电时间越长。
充电难加剧安全隐患
对于骑电动自行车上班通勤、接送孩子的市民而言,充电是“刚需”。然而,室外充电桩、充电柜不足,充电口损坏后维修不及时等都成了市民在室外充电的“拦路虎”,也容易催生侥幸心理:“不如拿回家充电方便,火灾哪就那么容易发生?”
为了给电动车顺利充电,有的居民将电动车电瓶拿回家充电,但这样做很危险,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室外充电如何既安全又保暖呢?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小区的室外充电设施就只有一个顶棚,四面均无遮挡,有的甚至连顶棚也没有。数九寒天,这类车棚在充电高峰的夜晚,大部分时间温度都在冰点以下。
随用随充及时补电
“大部分小区在设计时并没有规划非机动车库,因此即使后期建了充电车棚,也很难建成全封闭式的,难以做到防寒保暖。”一物业负责人表示,现在电动车又不能上楼,因此充电慢问题不太好解决。
针对充电慢问题,市民应该怎么办呢?高先生建议,“随用随充,及时补能”,不要等到没电了再充。如果有条件的话,尽量在室内充电;如果只有室外充电,可以在每天温度比较高的白天充电,一般来说,只要温度不低于0℃,电池的活性物质反应的效率就基本恢复,同时还可以让电池的蓄电量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