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莴苣大棚 感受寒冬“丰景”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记者走进蒙城县许疃镇王老村莴苣种植大棚内,放眼望去,绿油油的莴苣根粗叶茂、碧绿挺拔,甚是喜人,只见村民正忙着采收、打捆、装车,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村民正在采收莴苣。

“大棚里温度高、湿度大,能促进莴苣的生长。我种植的莴苣口感香甜、鲜嫩,很受消费者的青睐。”种植户王纪兴一边将莴苣捆扎好一边开心地介绍,今年他种植了12亩大棚莴苣,巧打时间差抢先上市,采收后的新鲜莴苣直接打包拉走,主要销售到合肥、阜阳等地,现在批发价每公斤1.8元,大棚莴苣亩产约3000公斤,预计亩产值5000元左右。

据了解,莴苣是一种茎叶均可食用的蔬菜,营养丰富,口感脆爽,色泽淡绿,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是一年四季的家常菜,深受老百姓的喜欢,而且一年可种植三茬,生长周期短,管理方便,农户种植积极性高。

王纪兴之前经营葡萄园,每到冬季葡萄园覆上地膜后要到开春才能修枝、管护,这几个月的时间比较清闲,在考察了一番市场后,对比了蔬菜的生长周期和生产成本,和家人商量后便搭建大棚种植莴苣,让冬闲变冬忙,又增加一笔收入。

莴苣种植不仅使王纪兴致了富,也带动了周边1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每到莴苣种植、管护、收获时,都需要大量的人工。“自从村里有了莴苣大棚,我就经常来这里干活,贴补家用。”村民张学玲说道,她在这里干活已经有7年多了,一天60元。

近年来,许疃镇立足实际情况,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导向,大力发展“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种植大户、返乡新农人发展特色蔬菜种植产业,用大棚种植的“金钥匙”打开百姓的“致富门”,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为乡村振兴发展添加“新动能”。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