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苗“遇”上南瓜苗 “嫁”出好风景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时值寒冷冬日,谯城区赵桥乡森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育苗基地的大棚里却是绿意盎然,温暖如春。绿油油的幼苗整齐、有序地排列在育苗床上,长势正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近日,记者在森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育苗基地的大棚里看到,工人们忙着对幼苗进行嫁接,先用刀片轻轻一划,再用夹子熟练地将西瓜幼苗嫁接在南瓜根上,三五秒就能完成一株瓜苗的嫁接,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快速流畅。

据了解,育苗基地的瓜苗是由西瓜苗上部与南瓜苗根部嫁接而成,既能降低西瓜病虫害发生率,还能提高产量、提升品质。依靠这样嫁接技术,瓜苗一般30天左右就可以成活拿到市场上售卖。

“我们有10个温室大棚,占地100多亩,冬天用来培育西瓜苗,每茬培育量不低于400万株,一茬收入10万元左右,年收益达50万元以上。”森盛合作社负责人李利峰说。

看着这一株株的瓜苗,李利峰内心对未来育苗产业的发展充满希望,计划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目前主要采取订单种植,咱这销路也不用发愁”。

育苗大棚在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的同时,也让农户们实现了增收致富。“工资是按件计算,我一天能嫁接3000多株,一天收入能有300元左右。”农户刘大姐说,育苗基地一天最多可吸纳劳动力30多人。

近年来,赵桥乡党委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目前,全乡有西瓜育苗基地5家,全年培育西瓜苗不低于2000万株,西瓜种植面积已达到一万余亩,年产值约三千万元。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