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了一年,把辛辛苦苦凭劳动挣来的工钱按时足额领回来,这是每一位农民工兄弟的愿望,也是他们的合法权益。
构建“1+1+7+5”工作机制,成立根治欠薪专班,“一把手”带头抓欠薪……2023年以来,我市坚决扛起根治欠薪的重大政治责任,坚持市县一体、部门配合、府院联动、府检联动、行刑衔接,顶格调度、清单管理、专班处置、闭环推进,一大批欠薪问题得到了解决,根治欠薪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全市化解欠薪线索600余件,为5736名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1.13亿元。
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登记处,劳动监察人员正在为讨薪者进行登记。
攥指成拳顶格治欠
“在政府的帮助下,工地已经支付了俺和工友的5万元工资,终于可以对家里人有个交代、过个好年了!”日前,曾在市区一项目工地务工的农民工赵战领高兴地说。
36岁的赵战领和工友于2023年上半年在市区一商业小区工地打零工,多次讨要工资无果。市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工作人员在排查时发现这一问题,于是立即着手协调,很快帮助赵战领和工友讨回了工资。
2023年以来,农民工高高兴兴拿回工资的事例不胜枚举,不少农民工还自发地送锦旗表达心情。
“感谢你们帮我们讨回了9万多元的工钱!”2024年1月15日,武某华等工人向利辛县公安局和利辛县劳动监察大队分别赠送了锦旗,表达14名农民工对部门联手帮助他们讨薪的感激之情。
强化责任、细化落实,让制度的篱笆越扎越密、越扎越紧,才能在实践中压缩恶意欠薪的空间。
围绕根治欠薪工作,我市坚持顶格治欠,攥指成拳,凝聚起向恶意欠薪“亮剑”的强大合力。
我市建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市委书记、市长每天督导调度,各行业主管部门、属地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推进落实,全面打响“一把手”带头抓欠薪“攻坚战”,全力推动所有查实的欠薪案件在春节前全部办结。
围绕治欠,我市实行“大兵团”作战方式,从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住房发展中心、市公安局、市中院、市检察院等单位抽调48名骨干力量,组建根治欠薪专班、集中联合办公,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构建“1+1+7+5”工作机制,具体来说,第一个“1”即在市委常委会的领导下统一开展专项行动;第二个“1”即成立市根治欠薪一套专班具体负责推进实施;“7”即专班下设7个工作组分兵把守各负其责;“5”即成立5个督查组下沉到县区驻点督导。
挂图作战闭环清欠
农民工是家庭的“顶梁柱”,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一个家。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体现着社会治理水平,更关乎万千家庭的冷暖。
为了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市建立健全拖欠工资重点问题线索清单、化解清单和台账制、交办制、销号制、通报制“两单四制”,全力推进控增减存、限期出清。
构建“排查+分办+通报” “接诉+转办+反馈” “督导+整改+通报”工作闭环是我市根治欠薪的特色做法。
我市坚持“大数据+铁脚板”工作法,重点聚焦工程建设领域、新业态领域、政府国企投资项目等,按照“不缺一件、不漏一人”的要求,开展“拉网式”排查,明确责任单位,分交限期办理。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和办案程序,对欠薪线索做到快受、快立、快查、快结。
同时,我市畅通投诉渠道、落实首问负责,设立市本级及各县区欠薪投诉举报热线,各级治欠办开设欠薪信访窗口,并用好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民声呼应”、领导公开手机号码、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载体反映线索,及时受理群众诉求,确保群众投诉有门、维权有道;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及时将群众诉求分解到各县区、各部门、各工作组,建立工作台账、实施动态管理、专人跟踪督办,切实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2023年以来,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共转办我市欠薪线索4093件,已办结3910件,办结率95.53%。
另外,我市还专门制定《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落实情况督查方案》,用好督查这把“利刃”,聚焦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提出的“八该八不”工作要求,围绕专班组建运行、欠薪摸排化解、公开接访处置、专项行动开展、保障制度落实、兜底资金监管、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下沉县区开展驻点督查,对发现问题督促立行立改。已印发督查通报12期。
综合施策为民护薪
如何避免“年年欠薪,年年清欠,年年讨薪”现象?建立清欠与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协调联动机制和长效机制,从法律和制度上“找药方”,显得尤为重要。
我市聚焦春节前后等重要节点,对恶意欠薪等疑难案件,落实“三个兜底”要求,全力攻克重点疑难案件。实行“日会商”+“零衔接”。完善重点欠薪线索挂牌办理和重大欠薪案件会商机制,市政府负责同志每天召集公、检、法以及相关责任单位,现场分析研判关键环节,逐项明确资金来源,分门别类制定化解措施,确保案件处置无缝对接、精准落实。
同时,市人社局、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中院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劳动监察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工作责任和办理流程,健全“监察+司法”“衔接+联动”治欠机制,完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双移送”制度、重大欠薪案件联合挂牌办理机制和重大欠薪案件会商机制。实行“早介入”+“双移送”和两个“1”工作法,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公安机关提前介入约谈,人社部门立案的1天内完善卷宗资料“双移送”,公安、检察机关1天内予以受理,切实做到监察执法快立快处、司法协同快移快审。
此外,我市还实行“出重拳”+“严震慑”。充分发挥行刑衔接的震慑作用,持续保持对恶意欠薪的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目前,全市人社部门针对恶意欠薪线索立案84件、下达限期整改指令书87件,移交公安机关并受理了40件;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24人;检察机关批准逮捕9人;法院审理4件、逮捕5人。
市区一工地上,一 名工人正在展示使 用 的 满薪满 益小程序。
源头防欠“数据”赋能
2023年以来,我市还注重借力大数据赋能根治欠薪工作。通过创新搭建“满薪满益”和谐劳动关系服务平台,加快构建“企业全覆盖、业务全领域、用工全链条”的和谐劳动关系体系,全方位监管,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落实。
依托“满薪满益”平台,我市强化多方监管。汇集发改、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门数据,工程项目从立项审批时即纳入监管范围,督导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工程款支付担保等制度落实落地。增加农民工、劳务单位、建设单位、农民工工资专户开设银行网点作为系统用户,对农民工工资专户开设、实名登记、用工合同签订、用工考勤、按月核算编制工资、工程款分账管理、按月打卡支付工资等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进行全方位监管。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204个在建工程项目全部纳入“满薪满益”服务平台,实现了在建项目监管全覆盖。自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以来,全市共检查用人单位167家,涉及职工3.6万人,其中农民工3.43万人。
依托该平台,我市进一步强化过程管控。通过建立用工管理、工资支付、项目生命周期三类预警监控模型,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动态预警。预警信息第一时间通过短信、微信小程序、“满薪满益”服务平台推送至建设单位、劳务单位、专户开设银行网点和乡镇街道,提示限期整改。实行项目包保责任制,预警信息限期未改正的,形成督办信息,推送至包保责任人,限期办理销号。截至目前,已预警并处置欠薪风险隐患信息6078条。
为了强化快捷维权,我市专门设置了“满薪满益”平台微信小程序投诉举报模块,农民工可通过微信小程序随时随地提交工程项目制度落实问题和欠薪线索,并实时查看反映事项的处置情况。引导农民工通过微信小程序签订电子合同,确认工资标准、出工量(计件量)、当月应发实发工资,查询考勤和工资支付情况,切实做到人清、钱清,最大限度减少结算纠纷。截至目前,“满薪满益”小程序已注册农民工2.49万人,服务平台注册用户3127个,其中企业用户2720个,累计监管工程项目777个,服务农民工62.30万人次,发放农民工工资41.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