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民间盛传“龙年无春,是寡妇年,不宜结婚”等说法,引起网友关注热议。对于“无春年”是否不宜结婚的问题,相关专家解答,“无春年”是一种正常现象,它出现的原因与历法关系很大,跟吉凶祸福、人生运势、婚嫁等没什么必然联系。
“无春年”是怎样形成的
什么是“无春年”?记者了解到,所谓“无春年”,一般指的是从正月初一到当年除夕这个时间段内,没有“立春日”。2024年的“立春日”是2月4日,即农历兔年的腊月二十五,而下一个“立春日”是2025年2月3日,已经进入了农历蛇年的正月,所以有说法称,2024龙年“无春”。
那么无春年是否真的如坊间传言的不宜结婚呢?专家表示,“无春年”不宜结婚的说法是荒唐的,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无春年”只是历法现象,无关吉凶祸福。
记者查询了解到, 所谓的“无春年”在我国农历中其实很常见,平均2至3年左右就会出现一次。比如2019年猪年、2021年牛年、2024年龙年都是“无春年”,但在这些年份结婚的新人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婚姻登记未受影响
此外,针对无春年不宜结婚的说法,民政部已经发文,不要受迷信思想影响,在龙年可以正常结婚。
“据以往的数据统计,新人办理婚姻登记的情况并未受到所谓无春年的影响。”谯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负责人朱紫介绍,据统计,谯城区婚姻登记处自2019到2023年办理婚姻登记的总数据分别为15708、13935、11868、9755、10055。其中2019年和2021年都是民间传闻的“无春年”,但这两个年份办理结婚的人数反而位居前列。通过数据也可以看出,新人们对于“无春年不结婚”说法并不在意。
朱紫介绍,今年的2月14日适逢国家法定节假日,为满足群众当天领证的需求,谯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2月14日当天将加班为群众办理结婚登记,目前已经陆续接到了新人的咨询预约电话,办理婚姻登记的热情并没有受到传闻的影响。
新人们并不在意坊间传闻
记者走访过程中,多位办理婚姻登记的年轻人表示,并不认可无春年不宜结婚的说法,只是觉得只要感情好,结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无需受到坊间说法的影响。
记者同时还走访了我市的婚庆市场,多家酒店表示今年关于婚礼宴席的预约络绎不绝,今年很多好日子的场地预约已经略显紧张,很少有人提及“无春年”的说法。
“婚姻的幸福与否是靠两个人的用心经营,和这些坊间传闻无关。”准备在2月14日办理婚姻登记的新人刘萌表示,结婚应当顺其自然,稳固成熟的感情是对婚姻的最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