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岗位暖心促就业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村民在公益性岗位上工作。

亳州新闻网讯 “因为个人原因,我提前从外地回到家里。村干部在了解到情况后,协助我申请了公益性岗位,年前还能在家挣点工资!”日前,利辛县孙庙乡幸福村村民李得敏高兴地说道。

今年以来,孙庙乡不断完善公益性岗位制度,积极探索“公益性岗位+就业帮扶”模式,着力解决老弱病残不能外出务工的特殊人群就业问题,帮助群众实现居家就业,保障了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的就业难题,兜牢了民生底线。

“在走访慰问的同时,加强对公益性岗位的宣传,并摸排符合公益性岗位要求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对有意愿从事公益性岗位的群众,积极帮助其实现就业。”孙庙乡团结村书记李良贤说道。

为保障公益性岗位的合理性,孙庙乡人社所对照着公益性岗位的要求,加强对公益性岗位的管理,对不符合公益性岗位要求以及对工作懈怠的及时给予优化调整,从而保证公益性岗位人岗相适。一方面可以促进公益性岗位的管理,另一方面也让更多有想从事公益性岗位的人员获得职位。

据了解,孙庙乡根据需求设置了保洁员、护林员、护塘员等多种公益性岗位,让每一位上岗人员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类型,实现就近就业,兼顾了家庭和工作。2023年共开发公益性岗位575个,发放公益性岗位资金180余万元。

孙庙乡党委书记孙同奎表示,在统筹运用公益性岗位惠民政策,加大就业帮扶力度的同时,还将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文化宣传教育,提升公益性岗位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