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孙庙乡: 送“技”进棚好除雪 农民增收有“钱”景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最近的雨雪低温天气较多,为防止积雪压坏棚膜,乡农技人员多次指导我进行棚内加温,棚外除雪,加固棚体,真的太感谢乡政府了!”2月26日,种植户鲍贡献满脸笑容向笔者说道。

走进安徽省利辛县孙庙乡和谐村蔬菜种植连体大棚里,一畦畦绿油油的青菜开心地“微笑”着,一股股夹杂着鲜嫩菜叶味道的缕缕热风“扑面而来”,让忙碌不停的“棚秀才”鲍贡献欣喜不已。

近日以来,连续的雨雪低温天气让孙庙乡处于“冰冻”状态,为防止积雪压坏棚膜,孙庙乡组织党员干部科技特派员进行农业大棚扫雪除冰工作,加强大棚内支杆加固、防风绳牢固和设施农业安全检查等力度;同时分区域分作物完善防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技术意见,指导及时落实喷施叶面肥等措施。

“针对寒潮雨雪天气,我们走进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帮扶,指导农户棚内加温,棚外除雪,加固棚体,及时对蔬菜大棚采取了加温措施,化冰防垮塌,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孙庙乡科技特派员周鹏说。

据了解,蔬菜产业具有投资少、风险低、收益快等特点,是近年来很多村民在家门口创业的“首选”,也给不少村民提供了稳定就业的发展机会。

大棚蔬菜的种植,还为村里留守妇女、老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业岗位,让一部分脱贫人口在自己“家门口”能获得稳定收入。“这大棚就在家门口,拿个小凳子,来到大棚里采摘蔬菜,活不重,还能照顾家,一天赚60元,真的太好了。”和谐村村民张秀兰高兴地说。

“蔬菜种植好了,销路不愁,比种地收益好,又不容易生病,主要是种植户要有对市场的准确判断和很好的种植技术。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精准对接、专业服务,并为其提供创业贷款、农业保险等惠农政策,切实解决种植大户的后顾之忧,加快村民靠特色种植来致富的创业进程。”孙庙乡人大主席李力说道。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要特色。“下一步,孙庙乡积极营造优商优农环境,吸引能人返乡创业,发展蔬菜种植,推进蔬菜种植业向规模化、效益化转变。以蔬菜产业发展为抓手,采取以村为中心,户户联营,打造“一村一品”的运营模式,以点带面,打造绿色经济,带动更多的村民实现增收致富。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增添动力。”孙庙乡党委书记孙同奎说。(张傲雨 李雯飞)


(责任编辑:赵菲菲)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