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遇丰收季 三月采挖忙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在蒙城县立仓镇黎明村莲藕基地,十多名村民正分工有序地采藕作业,一台台柴油发动机带动高压水枪把一条条白莲藕冲出,随后运往岸边进行挑选、装车,丰收现场一派繁忙。

近年来,黎明村通过创新探索“莲藕种植、莲鱼共养”等产业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兴旺。以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为纽带,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建设莲藕种植基地,闯出一条强村富民路。

2017年,村民王张玉响应家乡号召返乡创业。他多方学习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在黎明村两委的统筹协调下承包土地85亩,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这里的水质好,土地肥沃,种出的莲藕品质优良,吃起来清脆可口,市场供不应求。这几年,莲藕亩产量达3000斤以上,亩收入超过4000元,再加上藕塘内养殖的黑鱼和泥鳅,每亩收入差不多有一万块钱。”王张玉高兴地说。

与王张玉一样,黎明村4000多亩土地被一批致富带头人流转承包,种植产量高、效益好的莲藕、生态稻,养殖鳜鱼、小龙虾等,不仅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还远销苏浙沪等大中城市。

近年来,围绕“打好生态牌、做活水文章”发展理念,黎明村聚焦“腾笼换鸟”,把原来的“低洼地”变成“聚宝盆”,同时积极“筑巢引凤”,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引导成功人士来黎明村发展莲藕种植,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周六宝是安徽芜湖人,专业种植莲藕10余年。他在网上看到黎明村有种植莲藕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于2021年来到黎明村流转200亩土地发展浅水藕种植项目,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7.6万元,同时带动村里20余名脱贫群众务工。目前,莲藕基地已扩大到400亩。

除了莲藕种植基地,黎明村还大力发展虾稻米、鳜鱼、黄蜀葵、蜜薯等主导产业,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80万元。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莲藕种植规模,提高莲藕种植质量和产业效应,全面推进黎明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乡村振兴步伐。”黎明村党总支书记张康康满怀信心地表示。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