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以执法之“柔”涵养文明之“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街边小店,一头连着经营户的生计,一头连着老百姓的生活,是城市烟火气最生动温暖的呈现。在城市精细化治理中,谯城区城管局不断提升“门前三包”管理效能,在优化服务上做“加法”,以执法的“柔”涵养文明之“美”。

“这里是人行道,不能被占用,您的货架需要摆进店里”“店门口不能摆放货物,需要挪一下”……在州后街,城管执法人员指出了该街道多个店铺“门前三包”存在的问题,并现场督促其整改。“门前区域展示的是城市的形象,一定要维持好卫生秩序。”城管执法人员叮嘱商户负责人。

“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不只是执法者要了然于心,更需要每个经营户熟知。区城管局执法队员坚持每天巡街,常叮嘱、多提醒,将规则深入人心,让广大商户都来当好城市“主人翁”,文明城市创建“主力军”。

城市管理与市井烟火并不相悖,而是互生共融的关系。在日常执法中,区城管局结合辖区实际,平衡“执法温度”与“执法底线”,坚持优先采取教育提醒、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提示指导、行政约谈等柔性执法方式,以处罚为兜底,让“城管蓝”成为街巷里一抹温暖民生的“暖色”。

下一步,谯城区城管局将不断加强“门前三包”日常巡查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综合治理,进一步调动商户与市民参与“门前三包”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城市环境秩序管理品质,让文明成为城市的靓丽底色。

供稿:马帅

编辑:蒋海涛 校审:常艳敏 审核:马明亚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