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玉华:粪秸“变废为宝” 产出“绿色肥料”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4月16日上午,走进位于谯城区大杨镇的亳州市立丰有机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排排有机肥生产设备映入眼帘,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批批有机肥产品缓缓“走下”生产线。

“这个就是我们生产的有机肥成品,其原料是鸡粪、牛粪、秸秆和中药渣,按照一定的比例破碎,然后进行高温发酵,再进行无害化处理,就成了有机肥。”公司负责人邹玉华说。

据了解,立丰有机肥科技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是康楼禽业,随着养殖场养鸡规模的不断扩大,鸡粪处理成了难题。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作物秸秆多;而且,我市中药企业也多,中药提取后的残渣处理也是个难题。

怎么变废为宝?于是,立丰有机肥科技有限公司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科技学院、安徽省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技术体系部门紧密合作,针对中药渣、农作物秸秆的特性,克服了木质、纤维难以分解的技术难题,并进行工艺、设备、生物菌种筛选的特殊改进。目前,该公司已取得省科技厅颁发的科技成果转化证书、有机农业评估生产资料证明,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

目前,立丰有机肥公司年处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15万吨,年生产有机肥10万吨,建立有机肥实验示范田200亩,并在谯城区开展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基地创建示范12万多亩。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专业从事有机肥、家庭花卉肥、绿化营养土等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谯城区粪污资源化利用第三方处理中心。

“我们生产的有机肥主要供给本地的种植大户,公司有专门的撒肥机器,上门服务,直接为种植大户撒到田里,降低种植大户的用肥成本。”邹玉华介绍,有机肥主要用在中药材、蔬菜瓜果、花卉等本地特色作物的种植上,不仅可以疏松改良土壤,还能提高产量,提升蔬菜瓜果的品质和口感。

“让土壤回归自然,让作物更加健康。”邹玉华表示,该公司创新资源循环利用模式,以母公司为基础,已走出一条“生态化养殖—废弃物治理—资源化转换—农产品种植”的循环发展路线,种养结合,变废为主,有效解决了当地的农业面源污染,并研发新型生物肥料,助力全市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提质增效。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