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今年的“3·15”淀粉肠被曝“使用鸡骨泥代替鸡肉”,导致淀粉肠销售遇冷。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淀粉肠经销商持续发声自证,有商贩出摊时摆出质检报告,有厂家直播否认自家淀粉肠使用了鸡骨泥。那么,淀粉肠现在是否还受消费者欢迎呢?我市的淀粉肠销售现状如何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处商场、小吃街、夜市,发现以前随处可见的淀粉肠摊点消失了不少,坚持出摊的商家的生意也明显下滑,排队购买的场景更是难得一见。
摊贩正在炸制淀粉肠。
“‘3·15’报道出来之后,销量直线下滑,以前每天能卖300多根,现在顶多卖100根。”位于高新区万达金街的一个淀粉肠商户苦笑着说,他是从4年前开始做淀粉肠生意的,之前生意一直都很好,没想到突然遇冷了,看看过段时间怎么样吧,实在不行就只能改行了。
因为“塌房”风波,而被迫改行的商户还真不少,以万达金街为例,“3·15”之前,这里聚集着近10家淀粉肠摊贩,而现在仅剩4家,每一家的生意都不太好。
“我平时喜欢吃淀粉肠,去年看到小区里面有人摆摊卖,而且生意非常火爆,我本打算今年也来试试,没想到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上班族刘先生说,他最近也不怎么吃了,心里有点膈应。
从以往的风靡街头,到现在的无人问津,究竟淀粉肠犯了什么错,才受到这样的“冷落”?
淀粉肠“塌房”起源于一则报道,报道称某淀粉肠生产厂家工作人员透露,淀粉肠内肉的含量很少,都是用的鸡肉和鸡骨泥,用鸭肉更便宜,大部分都是淀粉。报道还称,出售鸡骨泥的多是经营宠物食品的商家,商家声称骨泥不建议人吃。
相关内容迅速引发网络热议,甚至传出“淀粉肠中有人不能吃的骨泥”类似的评论,让淀粉肠彻底遭遇信任危机。为了挽回消费者的信任,各大生产厂家相继发出产品检测报告和声明,迫切想与骨泥撇清关系。甚至,不少淀粉肠厂家的线上直播间纷纷打出“不含骨泥”“没有骨泥”等醒目大字以及检测报告图片,一些淀粉肠摊贩也如法炮制,希望让消费者安心购买。
近日,山东枣庄的淀粉肠经销商“淀粉肠小王子”表示,在“3·15”过后,淀粉肠的销量锐减,但渐渐地,在舆论风波中,“淀粉肠小王子”的销售额已逐渐走高。但“骨泥”对淀粉肠带来的影响短期内恐难以彻底消除,淀粉肠“复宠”也许还需要一段时日。
事实上,消费者异常排斥的骨泥并非一无是处。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李兴民指出,骨泥目前在食品行业的应用相当广泛,对于补充人体钙质具有一定的作用。湖北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注册营养技师罗文也表示,骨泥由骨骼粉碎而成,其成分与日常食用的脆骨相似,因此在食品中添加骨泥并不违规,我们无需过分恐慌。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淀粉肠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对骨泥也尚没有明确的范围界定,骨泥虽然含有一定的矿物质和蛋白质,但其营养价值远低于肉类,长期食用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希望市场能够尽快制定淀粉肠的国家标准,明确原料、工艺、添加剂等要求,以规范市场秩序。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确保生产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标准,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