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三五个孩子或蹲或跪围在一起做游戏,游戏者双手平行并拢拍打地面,扇动地上小小的长方形卡片,卡片被掌风带动掀翻为赢,胜利者就可以获得这张卡片。近日,这个叫“烟卡”的游戏风靡了全国很多地方的小学校园,我市有没有孩子在玩?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两个孩子正在玩“烟卡”游戏。
烟卡”。
近日,在亳州高新区一所小学的门口,一些提前来学校的男孩子,在等待学校开门的空闲时间里,围在一起玩起了“烟卡”游戏。记者看到,这个所谓的“烟卡”就是把烟盒的“帽子”取下来,折成的一张长方形卡片。
记者问这些学生“烟卡”是从哪里来的?学生们表示,大家会去路上、垃圾桶、麻将馆等地捡烟盒,或者向抽烟的家人要。据了解,其价值的高低是根据烟的品牌价格或市场流通程度来划分的。谁拥有的卡多且贵,谁就有炫耀的资本。“‘和天下’‘九五至尊’‘中华’……最好。”对于这些昂贵香烟的品牌,几个孩子如数家珍。
有个孩子告诉记者,学校对面的商店里也可以买到“烟卡”,“一块钱10个,不过那都是假的,不是从烟盒上拆下来的,是印的。”随后,记者走访了学校附近的商店,店主均表示,自己店里卖的没有“烟卡”。
记者经查询发现,不少网购平台上均有销售“烟卡”。在一家网店内,标注有精品稀有卡“和天下”100张的售价为31.9元;在另一家网店内,销售的“烟卡”分稀有卡和普用卡,涉及的品牌高档的有“和天下”“中华”“荷花”,档次低的则有“红塔山”“白沙”等。
采访中,一些家长对孩子们在垃圾桶等地捡“烟卡”,在不干净的地面上玩游戏等也表示担忧:孩子趴地上玩,增加了感染细菌病毒的可能性,特别是有的孩子为了找“烟卡”去翻垃圾桶,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虽然这个游戏无可厚非,但孩子过早接触香烟制品,还是让人有点担心。”一位刘姓学生家长这样说。
记者了解到多地教育部门已发布《防止学生沉迷“烟卡”游戏重要提示》明确:“烟卡”来自废弃烟盒,四处搜集、随身收藏可能会危害学生身心健康;此外,学生在游戏中可能会启蒙赌博意识,并对吸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请家长配合学校禁止“烟卡”进校园,校方一旦发现学生带“烟卡”进校或发现学生在校内进行“拍烟卡”游戏,可立即制止并当场没收“烟卡”,同时进行口头教育,并向家长反馈。
我市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亲子咨询师李利梅认为,对于“烟卡”游戏来说,有一点值得家长警惕,即“熟识效应”。当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对香烟盒习以为常时,会增加未来对香烟的好奇和认知,这需要家长及时引导。
李利梅称,“熟识效应”就是经常让孩子看见某些东西,孩子会更有购买欲望。拍“烟卡”可能会让孩子对香烟更好奇,更有想得到香烟的愿望和冲动。此外,孩子们获得香烟盒的途径,如翻垃圾桶,也存在一定隐患。李利梅说,孩子在年龄较小的时候,很多知识的获取都是通过玩游戏得来的,“没有绝对安全的事情,家长要引导孩子在游戏当中学到有益的东西,如学会遵守规则、学习人际交往,同时遏制不良倾向。立规矩、防沉迷,或许是应对一波又一波“流行趋势”的不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