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桂花娶进门。

娘对立新说,得给她立规矩。

立新正在整理着晒场,麦子一天天由青变黄,眼瞅着就到收获的季节。立新看一眼娘,娘立在麦场边,双手抱在胸前,一脸严肃。立新没有回答娘,仿佛娘是对别人说的。娘又叫一声立新,语腔里明显带着药味儿。立新知道娘有点儿生气了,娘就是这样要强的人,眼睛里揉不得一星点儿沙子。立新停下手中的活儿,直起腰来,向地那头望去。一团耀眼的红,仿佛一堆火苗在立新眼里旺旺地燃烧。立新的媳妇儿桂花,还沉浸在新婚的喜庆里。村子里的调皮孩子们,也看到立新地头的那团红。孩子们唱:新媳妇新又新……孩子们的儿歌一声高过一声,随着暖暖的风儿,传到桂花的耳朵里,桂花的脸蛋也升起两片红。

立新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后,娘还在吃饭,把立新吃剩的菜吃得有滋有味。娘拿目光盯立新,立新已经觉察到了,但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桂花在厨房里喊,立新,把碗筷收过来,我在刷哩。桂花的喊声绵绵的,有点儿似猫叫,撩得立新心头痒痒的。立新眼睛的余光碰到娘的目光,感到被谁用棍子戳一下,才刚软下来的心肠又石头般冰冷坚硬起来。桂花又猫叫一声,立新,你听见没有?立新早已听见,而且听得真真切切,立新却如院子里的那棵槐树纹丝不动。

晚上,立新的屋子里传出玻璃粉碎的声音,然后又传出桂花嘤嘤的呜咽声。

日子就像跑着过似的,转眼就到了年关。

桂花早早准备了一些东西。今年是桂花回娘家的第一年,无论如何礼物要办得体面些,免的娘家嫂子笑话。桂花起早的时候,抓了两只鸡。鸡被拴了腿,在院门前咯咯嗒嗒地叫。桂花怕鸡饿了,又撒上一把麦。两只鸡争食,一会儿便真刀真枪地打斗起来。鸡是必须准备的,两家都图个吉利。桂花问,还准备些什么呢?说啥得准备四样礼呀。娘和立新都在院子里站着,站着看那两只鸡战斗着。立新一脸的兴奋,说斗啊斗啊。娘的脸上没有立新脸上的喜悦,娘在盘算着那两只鸡浪费她多少麦粒儿。桂花的那句话儿好像是对娘说的,又好像是对立新说的,也好像是自言自语。不论是对谁说的,桂花的观点很明确,那就是少了四样礼,是不好看的。娘儿俩只顾看斗鸡,对于桂花的立场,总是不咸不淡的。桂花明显感觉到不和谐的气氛,桂花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没过门的时候。立新娘托媒人三天两头往桂花家跑,桂花家的门槛都被媒人踢踏破了。每次下礼也很重,不是四样礼,就是六样礼。桂花想起往事,眼圈红红的。

桂花一去娘家,就没有回来。

立新蹲在槐树底下一声不吭。打春有些日子了,槐树已经吐了芽,有的枝条槐花已露出笑脸。娘说,立新,得上一趟集,家里的油盐都没有了。立新像没听见似的,像块石头,沉默不语。

桂花是被娘家哥送回来的。桂花的肚子已隆起老高,仿佛一个枕头塞在衣服底下。

又快到了年节,桂花生了个大胖小子。

娘和立新乐得屁颠屁颠的,满村子报喜,像两只喋喋不休的下蛋鸡。

桂花倚在床上说,得杀一头猪,杀一只羊!娘和立新都站在院子里,院子飘荡着厨房散发出来的肉香。桂花那话儿仿佛对娘说,又仿佛对立新说,也仿佛自言自语。

娘说,好!立新也说好!

桂花又说,得租一班响,不要张家的,也不要李家的,就要朱家的。

娘说,好!立新也说好!

桂花再说,娘家人得去接,所有娘家来的人得坐堂屋,不能坐偏房。

娘说,好!立新也说好!

……

娘对立新说,这孩子咋这么多规矩?娘说这句话儿的时候,嘴上笑眯眯的,脸上像撒了一把金子,亮闪闪的。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