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深加工 拓宽致富路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在谯城区双沟镇三官村方向家庭农场,负责人刘芷和务工人员正忙着晾晒用红薯加工的粉皮。暖阳下,一张张帘子发出轻微噼噼啪啪声。一摞摞晶莹剔透的粉皮,经过分拣、包装,准备发车销售。

“农场的粉皮都是纯手工制作,口感软滑细腻、纯正、筋道,制作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添加剂,更不用硫磺熏制。每天生产的成品根本不够卖,大多是客户上门采购。今年春节以来,农场的党员们带着务工人员加班加点地进行生产,供应市场。每天销售额可达上万元。”刘芷介绍说。

据悉,方向家庭农场流转土地600多亩,每年都种植红薯,并深加工成地地道道的手工粉皮、粉丝,产品走“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成为周边地区抢手的“土特产”,备受市场青睐。目前,该农场日销售粉皮、粉丝近千公斤。

今年,三官村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力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主动联系帮扶种植户,将红薯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亩,鼓励更多村民从事红薯深加工产业,让他们搭上致富“快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