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在想象着花戏楼的真实模样。今年清明假期的第一天,爸爸带着我和弟弟终于见到了花戏楼的真容。导游俺姨在讲解的时候说,花戏楼原名大关帝庙,它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由山西、陕西药商集资兴建,因此又叫“山陕会馆”。
我对花戏楼的“三绝”很感兴趣。导游介绍说,第一绝是正门前两根由铁铸成的铁旗杆,每根铁旗杆有十六米高,一千二百斤重,旗杆上还悬挂二十四只风铃,代表着二十四节气。有风吹来,清脆的铃声便传向远方。这第二绝是木雕,据说木雕上面刻了六百个人物,部分是三国有关的戏文,还有白蛇传的故事等。而且花戏楼没有用一根钉子,全部是榫卯结构相扣而成。古人的工艺真是不得不令人叹服!第三绝是砖雕,砖雕大门正上方雕刻写的是“参天地”和“大关帝庙”几个行书大字。单看这些砖雕,均是采取镂空透雕工艺,在不足十厘米厚的砖上,人物上百个,故事十多幅,有四个层面,工艺真的令人叹绝!
一个多小时的参观不知不觉过去了。我想,只有真正了解家乡的历史,才能在将来为建设家乡亳州,作出更大的贡献。
(景福小学六一班 史津易 辅导老师 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