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沙土镇春季苔干迎来采收季
春苔上市“俏” 乡村挂“绿帘”
亳州新闻网讯 打叶、削皮、划开、晾晒……眼下,正是春苔收获、加工、销售的季节,在谯城区沙土镇,苔干种植户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了。
经过分割加工后的苔干,要挂起来晾晒,在沙土镇,一道道晾晒的苔干像翠绿的竹帘一样,挂满了乡村道路两旁和田间地头,成了当地一道别样的风景。
“苔干分春、秋两季种植,我今年种了10多亩春苔,每亩能产出苔干300斤左右。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亩均效益近万元。”沙土镇守荣农业家庭农场负责人钟福亿介绍,苔干种植在沙土镇已有40多年历史,当地村民一直保持着一年两季种植苔干的习惯。
苔干产业不仅给当地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为一些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务工的机会,因为苔干采收季需要大量工人。“苔干晾晒需要好天气,因此我们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起来忙活,争取在太阳出来的时候把苔干挂好,一天能挣100多块钱,一个苔干季差不多能挣4000块钱。”沙土镇沙土村村民杨志敏说。
钟福亿介绍,苔干晾干以后,不用出家门,就有收购商直接上门收购,根本不用担心销售不出去。
来自涡阳县义门镇的苔干收购商丁想,正在收购种植户的苔干。丁想已经从事苔干收购生意多年,苔干收获季也是他最忙碌的时候。“苔干因口感甜脆、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这几天天气比较好,苔干晾晒比较快,品质也很好,因此,收购价在17元—18元一斤,每天能收4000斤左右。”丁想说。
据了解,因为苔干种植生长期短、好管理、经济效益高,又不愁销路,所以,多年来,沙土镇群众的种植劲头一直很大,每年种植面积都保持在3万亩以上,仅苔干一项,每年就能给当地村民带来上亿元的经济收入。
沙土镇党委委员胡静静表示,下一步,沙土镇将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集中连片种植苔干。同时,在苔干深加工、品牌推广和延伸产业链条等方面下功夫,培育一批走得出、叫得响的农产品特色品牌,逐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