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在全市一季度工作调度会议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市会议上,亳州高新区、亳芜现代产业园区作会议发言,谯城区、市经信局作交流发言,现将发言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亳州高新区 紧盯主导产业抓招商
一季度,亳州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6亿元,同比增长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1亿元;利用外商投资增长28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7%,工业投资增长55.2%,其中制造业投资占比达98.6%;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长93.9%。
坚持招商为要,推动优质项目快落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2个,其中现代中医药产业项目28个;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个,其中现代中医药产业项目16个;出让工业用地9宗、347亩,其中现代中医药产业项目用地7宗。
坚持项目为王,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实施“项目一次办”改革,推行“全程代办、并联审批、联合验收”。新开工工业项目12个、总投资26.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总投资26.2亿元;试投产项目4个、总投资5.6亿元;处置低效闲置用地项目6个,总面积610.6亩;入库工业项目8个、总投资7.1亿元。
坚持产业为基,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规上药企归集去年研发费用5.56亿元,增长42.9%。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家(药企7家)、战新企业13家(药企11家)。目前,全区共有规上工业企业139家(药企123家)、战新企业66家(药企62家)。
坚持民生为大,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抓好征迁还原、污染防治、民生保障、文明创建等工作。
下一步,亳州高新区将紧盯现代中医药领域“126”招商方向,落地一批优势大品种,引进一批优质制造业企业,全力以赴抓招商;持续开展项目建设集中攻坚行动,开足马力建项目;谋划产业转型升级,扎实开展扶优育规,锐意进取谋发展。(记者 张珍)
亳芜现代产业园区 创优营商环境促发展
一季度,亳芜现代产业园区16项经济指标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批发业销售额等6项指标增速均居全市第1位。 亳芜园区“四上”企业达22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8家,一季度新增21家。
抓高质量发展。一季度,亳芜园区规上企业研发投入2.23亿元,同比增长62.77%;技术合同吸纳交易额168万元;发明专利3件,专利授权量42件;新增2家省级众创空间,实现“零的突破”。
抓招商引资。围绕大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和2.5产业,即“3+1”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一季度,亳芜园区共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4个、总投资110亿元。今年以来,新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3个、总投资52.6亿元。
抓项目建设。一季度,亳芜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6亿元,同比增长11.9%。上半年参加集中开工项目10个,7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2个项目纳统。
抓产业创新。亳芜电子信息产业园已经签约入驻来自大湾区的企业16家,发展态势向好。亳州市软件产业园累计入驻企业43家,有7家企业获评省级大数据企业,总数居全市第一,2023年实现营收19.86亿元。获批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在全省“一市一园”建设考核中居第5位。
抓营商环境。“四到”服务机制被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评为“亩均论英雄”优秀典型案例。打造“大树计划”升级版,建立“园区发展合伙人”制度,遴选园区头部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15家,赋予合伙人金融信贷补贴、人才引进鼓励等十大权益,给予“真金白银”政策扶持。
接下来,亳芜现代产业园区将对标全年目标任务找差距,精准发力补短板,全力攻坚克难,“亮剑”上半年,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记者 张珍 通讯员 孔凯)
谯城区 抓经济全力稳增长
一季度,谯城区经济运行由去年四季度全市第4位上升至第2位,科技创新由第6位跃居第1位,营商环境和安全生产工作连续两个季度位居第1位,取得较好成效。
抓经济运行,全力稳增长。谯城区在市核定反馈的21项主要经济指标中,7项增速居第一位,6项居第二位。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6个、总金额258.6亿元。新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8个、总投资65.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拉动全市投资增长5个百分点;入库纳统项目12个,总投资40.6亿元、居全市第一位。
强科技引领,全力增动能。谯城区加速创新平台建设,连续两年上榜全国创新百强区。发力人才引进,选聘专家教授定期来谯开展技术指导;“人才谯城行”系列活动达成意向合作项目5个,“招才引智高校行”系列活动达成人才引进意向469人。促进成果转化,组织76家次企业到浙大、上海中医药大学等5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对接,达成合作意向17项;上海中医药大学在谯设立成果转化中心,国家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亳州分中心在谯落地。
提服务质效,全力优环境。谯城区守护企业发展“主线”,守住“亲清”关系红线,守牢安全生产底线,获评全省、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优秀县区,连续两年上榜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全面推行并联审批、“承诺制+容缺审批”等服务,实现区级540个政务服务事项“一键申报”、“智能申报”、工程审批“四证”齐发,为332家企业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845次。
下一步,谯城区将坚持“三严三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进一步强化经济运行分析调度,紧盯主要经济指标,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努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记者 张珍 通讯员 程晓静)
市经信局 助力工业经济 实现“开门红”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工业投资、工业技术改造投资、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二、第三位。
抓好运行调度。按照1:1.5比例建立拟入规培育库,一季度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2家,净增45家,净增数占全省总数的9.4%。深入推进助企解难、政策落地、产需对接、动能培育、提质增效“五大行动”,累计开展银企、产需、招工等要素对接活动124场,惠及企业3000余户次,签约金额4.5亿元。提升服务效能,扎实做好减轻企业负担和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组织民营企业家恳谈会123场次,接待企业702家,收集问题761个,解决问题678个。
出台激励政策。谯城区出台《促进规上工业企业上台阶奖励扶持的若干政策》,蒙城县出台《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亳州高新区出台《关于支持企业“稳生产、快投资”助力2024年“开门红”措施》等,进一步增强了全市工业企业扩量增产的内生动力。
强化项目推进。坚持项目超前谋划,谋划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111个,计划总投资175亿元;省投资导向计划项目228个,计划总投资252亿元。管牢新增项目,一季度新增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3个,较去年同期增加17个,贡献28.8%的工业投资。紧盯项目进度,一季度投资完成额超5000万元的工业项目25个,较同期增加8个;亿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平均进度2543万元,较同期提高34%。
下一步,我市将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以“益企赋能”十大活动为着力点,打造企业服务品牌,为“皖北走前列、全省靠前站、全国有位置”注入强大动能。(记者 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