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职业技术学院60名中医学子集体拜师
一次薪火相传的“守望”
弘扬中医国粹,传承岐黄精髓。近日,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第四届“中医师承”拜师仪式,来自市内外 8 家中医院的 28 位优秀中医专家受聘为该校的师承导师,医学院的60 名中医学子向师承导师郑重拜师。
诵帖为证 庄重拜师
“自此,本人将尊师重教,勤勉求学,谨遵师训,传承弘扬深究华佗活人延年之术。情出本心,绝无反悔,谨立此字,以昭笃诚。”隆重的拜师仪式上,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的60名中医学子身着汉服、手执竹简,齐声诵读拜师帖,并向各自的导师敬茶,表达对导师的敬意和感激。导师们现场对刚刚“收下”的弟子谆谆教诲,鼓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进步,更好地传承中医技艺和中医文化。
千百年来,师承教育作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在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等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扎根基层的高素质中医人才,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于2021年开始与本市和周边县市中医院合作,实施中医师承教育工作,此次拜师仪式是第四届。
本届“中医师承”经过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从近200名学生中层层选拔出60名品行兼优的学生,作为中医师承教育的弟子,通过医院推荐、学校遴选,来自亳州、阜阳、淮北等地8家中医院的总计28位优秀中医专家,被聘为学校的师承导师。
“行拜师礼不只是一个仪式,它还承载着一份承诺、一份责任。希望各位中医学子努力传承‘学者持之以恒、学而不厌’的勤学精神,珍惜学习机会,提升中医知识技能。医学院全体师生也将进一步加强专业资源建设力度,做细做实各项工作,扎实提升教学能力和育人成效,为亳州、为我们国家的中医药事业贡献应有的力量。”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院长罗海燕说。
临床实践 锻炼能力
今年暑假,这60名中医学子将跟随各自的导师,在中医院里进行学习,以锻炼临床实践能力,积累中医诊疗经验。
“在今后的师承学习中,我将以导师为榜样,认真学习中医药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早日成为德才兼备的中医人才。”中医学子张妍说,同时她也感谢学校和导师提供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让她能够近距离地接触中医、了解中医、学习中医。
拜师仪式现场,受聘师承导师纷纷表示,继承和发扬中医学术,让中医学术的精髓传承下去,是时代赋予的重任,也是中医工作者的共同心愿。
“我们一定恪尽职守,为人师表,悉心传授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按照确定的师承教学计划,高质量完成带教任务,不辜负学院的殷切期望。”师承导师李立国说,同时也希望广大青年学子们能够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努力使自己成为优秀的中医人才。
传承岐黄 发扬中医
据了解,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自2018年获批中医专业以来,医学院就积极打造“传承华佗精神 构建三全育人”的新格局,把华佗博爱、超然、求真的治学育人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培养“德技并修 止于至善”的高素质中医人才。在医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完成三届中医师承教育,共计有40余位导师指导180名学子,完成师承教学计划。
据介绍,在导师们的“衣钵相传”下,学子们更快地树立了中医思维,更好地领会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目前,这180位学子在各自的岗位上表现优秀,深受好评。
“2023年省政府把推动‘北华佗、南新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快中医药事业产业融合发展,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华佗故里的亳州,在积极实施‘六一战略’过程中,更有责任把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好、打造好,把华佗医学、把中医药文化传承好、发扬好。此次拜师仪式,正是中医人对中医药事业薪火相传的守望!”亳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庆林说。
李庆林表示,接下来,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合作,深化医教协同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中医药教育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助力中医药事业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