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肉、炖豆腐,稀饭、馒头、白米饭,一样样被端上餐桌;前来就餐的老人们边大声聊天,边等待开饭……5月8日中午,戴尧村老年助餐点又热闹起来,屋内饭菜的香味和老人们的欢笑声溢出很远。
“就餐老人有29位,其中5位腿脚不便,需要送餐到家。他们多数是八九十岁,年龄最大的94岁,子女都在外务工、创业,身边没有人照料。”负责人马云灵告诉记者,老年助餐点设置前,村里就成立了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专门照顾村里留守老人的一日三餐,她就是那时从南方返乡就职于此,至今已经5年多。
随着年轻人外出务工,戴尧村的留守老人不断增多。在该村1700多位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807人,其中90岁以上高寿者31人。
“我们设置养老中心,解决留守老人的就餐问题,也增加老人与周边环境、人群的互动交流,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戴尧村党总支书记戴同阳说,2021年3月,该村养老中心荣获蒙城县五星居家养老中心称号。
马云灵说话和气、心态年轻,但其实也年过花甲。除了照顾助餐点的老人外,她还有93岁的婆婆需要照料。但马云灵并不觉得辛苦,她说,照料好老人就是传承孝道,她觉得很有意义,也乐在其中。
“我的父亲是一位中学老师,从小就教我们‘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孝道即家风,我也常这样和孩子们讲。”马云灵说。
“尊老养老敬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戴尧村深入人心。
村民曹伟嫁到戴尧村后,孝敬老人,照料孩子,勤俭持家,邻里和睦,成为公认的“好媳妇”。
村民邹孔侠十年如一日地照料三位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和孩子,书写尊老爱幼的感人故事,获评蒙城县模范人物。
近年来,戴尧村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连续多年举办“耕读·莲藕”文化节,传承耕读、孝道文化,提振村民的内生动力;制定村规民约,组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孝顺之家”“信用之星”“文明户”等评选表彰活动,共评选好婆婆63户、好媳妇57户,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好家风带动好民风,形成好乡风。(朱肇宁 安徽日报记者 任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