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多部门联合行动 突击夜查小区“不规矩”电动自行车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月23日晚,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市公安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市场监督局、市住房发展中心等部门,分多个检查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电动自行车夜查行动。记者跟随市区其中一个检查组,来到位于亳州高新区的四个小区进行了突击检查。

架空层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

当日晚7时30分,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郭峰带队对位于亳州高新区的小区进行随机检查。

检查组首先来到御龙府邸小区,发现一楼栋架空层内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且未与公共走道进行防火分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物业人员随即将电动自行车推到室外集中停放区域。

各部门联合开展夜查行动。

此次行动,不仅对小区内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情况进行检查,还对小区内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占用情况等进行突检。检查人员发现,该小区一楼栋内部分室内消火栓箱体损坏。按照规定,高层民用建筑消防控制室应当由其管理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班不应少于2名值班人员,然而该小区的消防控制室仅有一人值班。

检查人员在御龙府邸小区消防控制室进行检查。

“你来操作一下。”郭峰让值班人员现场演示如何操作消防控制室设施,但该值班人员却对设施并不熟悉。

消防控制室唱起“空城计”

检查组随后来到翡翠庄园小区,随即选择一个楼栋,对各层的楼道、楼梯间等进行了检查,发现该单元楼虽然没有违规停放的电动自行车,但一些楼梯间堆放有纸箱等杂物。在小区东门附近一个公共走道内,多辆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

一小区楼道内存放大量杂物。

在南湖春城小区,检查组未发现违规停放的电动自行车,但小区微型消防站内,灭火器缺失。

消防人员测试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后梯控系统是否报警。

检查组的最后一站是报业传媒小区,检查人员在小区转了一圈,发现电动自行车停放很有秩序,通道也比较畅通。检查人员将一辆电动自行车推进电梯,现场测试梯控系统是否报警。电动自行车一进入电梯,就不停地发出“滴滴”的报警声,并响起“您好,请勿将电动自行车驶入电梯,谢谢”的提示音,且电梯门无法关闭。

御龙府邸小区消防设施损坏。

正在检查人员对该小区的管理表示赞赏时,消防控制室的情况,却让他们捏了一把汗:消防控制室无人值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停用、监控室内电气线路未进行穿管保护,此外,物业管理人员竟对自身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不清楚。

“消防控制室是设有火灾自动报警控制设备和消防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显示、处理火灾报警信号,控制相关消防设施的专门处所。消防控制室无人值守,一旦小区发生火灾,物业无法第一时间得知,也无法进行处理。”郭峰强调说,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是一纸空文,而是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责与使命,违反消防安全法规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后果严重的甚至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夜查行动将持续至6月底

据了解,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统一部署,自即日起至6月底,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电动自行车集中夜查行动。

夜查范围为住宅小区(带架空层建筑)、自建房、沿街门店、夜间经营使用场所,以及人员住宿场所与加工、生产、仓储、经营等场所在同一建筑内混合设置的“三合一”场所。

检查重点包括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行为;未落实防火分隔、未配备消防设施器材、未实行车辆分组停放等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建筑架空层,仍作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使用;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违规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违规“进楼入户”“飞线充电”行为;自建房、“三合一”、沿街门店、夜间经营使用场所等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行为;电动自行车擅自改装原厂电气配件、拆改限速、外设蓄电池托架、改造蓄电池槽盒、更换大容量蓄电池等违法违规行为。

“针对检查出的问题,我们将督促物业管理单位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对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的个人进行提醒、劝解。”亳州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牡丹路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马威说,希望广大市民积极配合此次夜查行动,自觉遵守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相关规定。各物业管理单位、业主委员会等切实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对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的日常管理。

对拒不履行管理责任及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的有关企业单位,对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飞线充电”行为屡劝不改、屡改屡犯的有关个人,相关部门将依法予以查处。

记者:曾莹莹 丁圆 吴宛谕 文/图

编辑:蒋海涛 校审:赵菲菲 审核:丁静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