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孙庙乡:甜瓜产业“金钥匙” 开启振兴“致富门”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来尝尝我们的羊角蜜,皮薄肉厚,香甜清脆,味道绝比街上卖的普通香瓜好得多。而且,我们种植的甜瓜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是绝对安全的绿色食品!”6月3日,利辛县孙庙乡新建村农户汝大园指着眼前的甜瓜高兴地说道。

仲夏时节,味美汁多的甜瓜是当前解暑最佳的选择。眼下,正是头茬大棚甜瓜上市的季节,利辛县孙庙乡汝大园家庭农场的温棚里,碧绿的藤蔓上挂着一个个饱满的羊角蜜甜瓜,阵阵浓郁的甜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瓜农们顾不上擦拭脸颊的汗水,正穿梭在大棚里,将成熟度合适的甜瓜一个个采摘下来,分拣、过秤、装车,忙得不亦乐乎,现场一片“甜蜜”丰收景象。

“今年我们一共种植了5棚羊角蜜甜瓜,采用的是滴灌技术和吊蔓立体种植技术,让甜瓜吊着长,这样不仅能使甜瓜的抗病性强、口感好,而且瓜形精致、个头匀称、清甜多汁、果实细腻、口感非常甜,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近期大多都是订单销售,有订单就当天摘、当天送到,保证顾客吃到的都是最新鲜的瓜。”基地负责人汝大园喜滋滋地说。

栽植小甜瓜,奔上幸福路。据悉,为从根本上保障甜瓜品质,汝大园多次到外地学习甜瓜种植技术,对比不同品种的差别,向专业人员学习经验,最终引进羊角蜜甜瓜,并在几年的种植过程中,积累种植经验,种植过程中施用有机肥,提高了产量的同时提升了口感。按照现在的产量,每棚预计可产5000斤到7000斤,每棚利润可达一万元左右。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近年来,孙庙乡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强乡富民”总目标,依托‘党建引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壮大甜瓜、桃树、瓜蒌、食用菌、中草药等精品高效农业产业。同时,该乡还积极推广最新农业技术,加强内外联动,积极调整温棚果蔬种植结构,努力做大做活做优温棚果蔬产业,使老产业焕发新生机。

下一步,孙庙乡将继续把特色种植作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通过政策引导、产业帮扶、科技指导、资金支持等多种方式,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真正让特色种植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名片,真正成为能使群众尝到“甜头”的产业。

供稿:李暮淋

编辑:赵菲菲 校审:支苗苗 审核:朱明光


(责任编辑:赵菲菲)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