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乡镇挂职已经近3个月了,最近是实实在在感受秸秆禁烧工作的日子。
此次禁烧工作中,我包了一个村,要做的就是为这个村的秸秆禁烧工作服务。午饭后,我开车赶到村部送去了秸秆禁烧需要的手电筒和宣传旗帜。
村部的广播一直在循环播放着秸秆禁烧的宣传。
联合收割机的出现,让以往的打场晒粮成为了记忆。去往村部的路上,一部分无法机械化收割的麦秆被堆在路上,过往的车子从麦秆上压过去,车子下面咯吱咯吱的,是麦粒挣脱麦壳的炸裂声,听上去十分解压。
到村部后,提前收割的群众已经在村部的广场内晒了满满一院子的小麦,丰收的麦子撒在地上,用摊麦子的木头耙子摊匀,再定时地翻摊几次,剩下的晒麦工作就交给了阳光。
刚到村部,工作人员递来了一块西瓜,我开心地咬了一口,好甜,是夏天的味道!
傍晚的时候,我和同组的一位工作人员顺着村部,去看了下村里收麦的情况。走到一片被已经被收割的麦田中,尖尖的麦茬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看着地里麦茬的一瞬间,关于儿时的回忆忽的一下就从脑海里冒了出来。
回忆一旦开始出现,便是一发不可收拾。
和父母一起收麦的记忆像放电影一般,慢慢在脑海中变得清晰起来。
小的时候,每年的麦收时节,收麦对于每一个农村的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头等大事。
那时候我还小,收麦的时候并不能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因为年龄小要照看,父母在忙于收麦的时候,我反而成为了他们的累赘。
母亲在集市上给我买了一个小竹篮,至今我还记得这个竹篮的模样。小小的竹篮并不是大人干活时拎的那种,估计是摊主用多余的竹子随手编织的小孩玩具,篮子小小的,很是精致。
母亲告诉我说,反正你也干不了其他活,就和其他小孩一起拾麦穗去吧。
小时候本就是爱玩乐的年龄,想着不用被父母约束,我拎着新买的小篮子,高高兴兴地加入了拾麦穗的小孩队伍。
别人的篮子很大,拎着费劲,走的时候还总是磕碰着腿和地面。每每这个时候,看着其他小伙伴们羡慕的眼光,我心中的骄傲感便油然而在,那时候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
为了激励我拾麦穗,母亲说,凭一篮麦穗,就可以找她换取一个冰棍。
收麦的时候很热,总是有人骑着自行车,用保温箱装着冰棍在一片片麦地里穿梭吆喝。
“冰棒,凉甜的冰棒……”
悠扬的叫卖声对于每一个小孩来说,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为了香甜凉爽的冰棒,我拾麦穗也是肯卖力的。
那时候基本上都是人工用平板车拉麦秆,车子走在乡间小道上,摇摇晃晃的,总是会散落一些,所以跟着车子,准没错。
那时候大家都不富裕,不能干活的小孩大多都肩负着拾麦穗的重任,所以拾麦穗的竞争也很大,麦穗掉落多的路上自然人也最多。虽然我的篮子小,但也总觉得拾满是一件特别艰难的事。
从地南头走到北头,再从东头走到西头,眼睛在地上不停地寻找着麦穗,脑子里想的却是凉甜的冰棍。
好不容易拾满了一篮,这时我就会立刻骄傲地飞奔向母亲那里,找她领赏。母亲把我放在树荫下,嘱咐我看到卖冰棍的来时候喊她。
望眼欲穿的等待中,远远看到卖冰棍的自行车过来,我便着急地大声呼唤母亲。这时候母亲就会放下手中的镰刀快步走向我,从兜里掏出辛苦费递给我。
当卖冰棍的商家打开泡沫箱的时候,最快乐的时刻来了。
一箱子被白纸包着的冰棍整整齐齐的码着。那时候的冰棍并不像现在有那么多的选择,基本上就是绿豆沙的,而这绿豆便是整个冰棍的灵魂所在。因为都是手工制作,所以每个冰棍上面的绿豆量并不一样,这时候也是每个小孩最纠结最紧张的时候,因为只有完全靠运气才能挑到绿豆最多的那个,而最幸运的那个孩子自然是所有孩子羡慕的对象。
躺在树荫下吃完一根冰棍,望着飘着白云的湛蓝天空,回味着口中的香甜味道,得到满足的孩子很快便睡着了。
睡梦中,忽然听到有人在喊我。
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一看,父亲拎着一个鼓囊囊的袋子,高兴地快步向我走过来。
我赶紧坐起来,伸头一看,居然是一窝可爱的刺猬。
因为麦子被收了,隐藏在麦地里的刺猬窝暴露出来了。父亲发现后,怕我呆着无聊,便逮了它们给我玩。
我赶紧数了数,袋子里装着两个大刺猬和四个小刺猬。所以我猜想,这肯定是一家六口。
大刺猬灰灰的,可能因为忽然被打扰,浑身的刺都直直地竖着,我伸手摸了一下,尖尖的又硬硬的,特别扎手。
小刺猬就好玩多了,缩成一团的身子粉嫩嫩的,小眼睛眯着,嘴巴和鼻子都是粉粉的,看起来特别的娇嫩,身上的刺摸起来也是软软的。
父亲说,千万不可以去摸大刺猬,会咬手。听着这话,本来可爱的刺猬,似乎一下子变得狰狞起来。我谨遵父亲的叮嘱,只敢围着四只小刺猬玩,拔路边的野草去喂他们。
一窝小刺猬足够我玩一下午了。
傍晚的时候,大人们的收割工作也结束了。
我想把刺猬带回家去养,父亲不许,说刺猬们的家应该属于广阔的自然大地里,带回家要不就是跑了,要不就是死了,做人不能这么自私。
这时我看见父亲来收麦时拿着的一兜杏还剩一些。我悄悄拿了两个,像动画片里放的那样,把杏扎在了大刺猬的刺上,姑且算是告别的礼物吧。
尽管有再多的舍不得,我也只好依依不舍和四位临时的小伙伴说再见。得到自由的刺猬们,先是趴着不动,大约过了几分钟,或许是确认了周围环境安全,它们一家六口便毫不回头地奔向了大自然的怀抱。
夕阳的余晖下,干完活的父母扛着农具,带着丰收的喜悦喊我回家。而我,也拎着属于自己的装满麦穗的小篮子,带着满足的快乐,跟着他们一起走在乡间的小道上。
这时已近晚饭时分,村部的电线杆上的广播又传来了秸秆禁烧的宣传。
回忆渐行渐远,我也慢慢回到现实中。
脚下是一块刚收割后的麦地,低头一看,遗落在麦茬间胖鼓鼓的麦穗横七竖八地躺在那儿。我忍不住的弯腰拾了起来,很快便拾了一小把,但是却不知道拾来后的麦穗该去交给谁。
儿时的快乐时光好熟悉,好近可是似乎又好远。
作者:陈贝
编辑:蒋海涛 校审:支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