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制定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任务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为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提高我市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和水平,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按照省级文件精神,结合亳州市实际,我市制定《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任务分解清单》。任务明确到2025年,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定位更加精准,功能布局更加均衡合理,人员素质和结构明显优化,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初步形成,力争基层诊疗量占比达到65%,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主要任务包括:

一是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明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实施乡镇卫生院分类管理。各县区在城区之外至少选建2个一类乡镇卫生院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使其基本达到县级医院服务水平。

二是拓展县域医疗卫生体系服务功能。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各县区妇幼保健院到2025年力争达到二级妇幼保健院水平。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增配CT等医疗设备,加强农村急救网络建设,拓展乡村健康服务供给。

三是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体系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健全乡村公共卫生体系,提高乡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四是加快推进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加强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

五是多渠道引才用才。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到2024年底和2025年,村医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分别提高到40%和45%左右。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实行乡村医疗卫生人才招聘倾斜政策,吸引大学生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就业。

六是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拓宽乡村卫生健康人才发展空间,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院长竞聘制度。开展乡村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工作。适当提高乡镇卫生院的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探索建立乡村两级柔性用人机制。

七是完善收入和待遇保障机制。完善乡镇卫生院考核激励机制,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用。提升乡村医生待遇和村卫生室运营保障水平。严格落实村医待遇按月发放制度。对在村卫生室工作并已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各县区财政予以补助。

八是盘活用好县域编制资源。优化编制资源配置。盘活用好县域编制资源,以县为单位每5年动态调整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总量。

九是加快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提质升级。激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运行活力。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用药保障。

十是健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投入机制。保障发展建设支出和人员经费。推进村卫生室房屋产权公有。统筹均衡健康发展。市县政府新增财力向乡村医疗卫生领域倾斜,重点支持服务能力建设。

十一是建立健全城市支援健康乡村建设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服务重心下移。

十二是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健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机制。

十三是加大医保基金支持力度。持续优化医疗保障政策。将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居民医保定点,提供医保直接结算服务,降低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确保医保使用的便捷性和全面覆盖。对经卫生健康部门核准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的乡镇卫生院,经县区政府同意并报市医保局备案后,收费标准可执行二级公立医疗机构政府指导价,医保病人起付线和报销比例按照乡镇卫生院政策执行。

十四是优化农村医保管理服务。加强农村地区医保经办管理服务和监督管理能力建设。

任务还要求,建立健全乡村医疗卫生人员荣誉表扬制度,在每县区每年宣传选树优秀乡村医务人员,对其中表现突出、事迹感人的先进典型按规定给予表扬和奖励。

供稿:支羽

编辑:赵菲菲 校审:常艳敏 审核:蒋海涛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