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南湖的水,怎么了?

持续高温干旱,导致水位下降、蓝藻滋生、散发异味;园林部门正在治理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很多市民在市政公园遛弯锻炼时发现,市区南湖水的颜色绿得有点不正常,水体变脏发浑,还散发出阵阵难闻的气味儿。这不仅影响了市民的休闲游玩体验,还让关心南湖环境的市民感到担忧:南湖的水,怎么了?

工人在南湖水面上打捞蓝藻。

6月17日,记者来到市政公园实地走访,事实的确如市民反映的一样:局部水面上覆盖着一层绿色漂浮物,浮萍杂草明显增多,靠近湖水,可以闻到一阵明显的臭味,而且水位也下降了不少。相比之前清澈洁净的南湖,现在的水质显然变差了。

“这段时间,南湖的水质明显差了许多,在这散步的时候经常能闻到腥臭味儿。”市民王女士说,不过最近这两天臭味有所减轻。

南湖的水质为什么会出问题?又是怎么治理的呢?

记者从市园林中心了解到,导致南湖水质变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持续高温使水体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二是维修南湖进、出水口导致水体不循环,呈现出水质恶化、藻类暴发、鱼虾死亡、水体异味等问题。

“由于连日高温少雨,加上进、出水口封闭维修,南湖的水位相较正常水位下降超过1米,且水体不流通,自净能力显著降低。”市园林中心绿化管理室负责人黄拥洋说,水面上的绿色漂浮物是蓝藻,持续的高温天气加重了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导致蓝藻的生长速度加快,水内溶氧减少,水内生物因氧气不足而死亡、腐烂,使得水体发腥发臭。

为了治理南湖水体问题,连日来,市园林中心积极应对,每天组织养护人员通过引水换水、人工打捞、水面撒药等方式,重点治理蓝藻和浮萍,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南湖水质较前一段时间有了较大的改善。

“南湖水体治理维护是我们的日常工作,最近由于蓝藻问题突出,所以我们加大了治理力度。”黄拥洋说,市政公园是最受市民欢迎的公园之一,为了满足市民的游玩需求,园林部门一直重视环境维护,如绿化养护、苗木病虫害防治、公共设施维护、环境卫生清理等。

据气象部门预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高温天气仍将持续,这对南湖水体治理来说是一个挑战。好在,南湖水坝维修工作即将完成,随后水体将与周围水系恢复连通,有助于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南湖的水质也有望得到根本改善。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