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毕业礼物,可谓“用心良苦”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学院附属学校一老师为全班学生每人手写一封书信,表达深情的祝福

这份毕业礼物,可谓“用心良苦”

亳州新闻网讯  毕业是一场盛大的告别,毕业礼物也将成为老师和学生的回忆。又是一年毕业季,亳州学院附属学校六年级四班的学生们,收到了来自班主任郑涛涛“用心良苦”的毕业惊喜。他用两个多月的时间,走访了全班56个家庭,留下了56张合影,并为每一位学生送上了一封专属于自己的手写告别信。

6月20日下午,在亳州学院附属学校六年级四班的教室内,学生们正默默地读着班主任郑老师为他们写的手写告别信。

“老师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我们的关怀。他真是把我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特别感动。”学生刘铭轩说。

“于天展翅志凌云,子夜勤学苦耕耘。航海乘风破浪去,前程似锦耀乾坤。”这是郑涛涛用学生于子航的名字写的一首诗。在这56封信的背后,都有这样一首用学生名字作的小诗。

“老师太用心了。我们能想到老师用多少夜晚去给我们写信,用我们的名字写诗。”于子航说。

郑涛涛告诉记者,这届学生,他从一年级带到了六年级,看着他们从一个个“小不点”,都长成了大孩子。在小学期间的最后一个学期开学时,他就想着为学生们留下一份别有新意的礼物。在平时的工作中,他就注重家访,在毕业前的最后一学期,他决定到每一位学生家中再做一次家访。

“通过家访,老师能加深对学生的了解,看见他们在学生这一身份外,多彩或不易的人生片段,也能让老师与家长进行一次更深入的沟通交流,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的同时,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郑涛涛说,这次家访与以往不同,他还带上了班干部一起参与。班干部通过对每一位同学的日常观察,准备了一张“夸夸条”,对同学们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进行表扬,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一些“金点子”,与同学们共同进步。

家访时,郑涛涛和每一位学生及其家长都留了一张合影,打算做一份电子相册,送给学生们作为毕业礼物。每完成一次家访,郑涛涛都会利用工作之余,为学生写一封亲笔信,还专门定制了特别的信封,“越努力越优秀”“未来可期”“明天会更好”“前程似锦”……每个信封上都有一句祝福语。

“下周就要毕业了,我希望孩子们以后想起我这个老师,有那么一瞬间,内心是温暖的。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拿出我给他们写的信,能汲取一点力量,勇敢前行。”郑涛涛说,无论孩子们今后在哪里,他都会追随他们的脚印,关注他们的成长,静待他们开花结果,早日成才。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