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葡萄飘香产业甜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在位于赵桥乡双楼村的谯城区徽姑娘特色种植家庭农场,记者看到,一串串成熟的“醉金香”葡萄犹如晶莹剔透的“绿宝石”挂满枝头,散发着淡淡的奶油香味。

“粒大汁多甜度高,又富含维生素C,具有天然的抗氧化作用。”谯城区徽姑娘特色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李艳告诉记者,园里种植的醉金香葡萄,采取两层膜促早模式,提前一个月进入了采摘期。

目前,果园里有阳光玫瑰、妮娜皇后、夏黑、水滴紫仙等十多个葡萄品种。李艳介绍,种植葡萄看似简单,其实里边有很多门道。从育苗、挂果到成熟需要经过十几次人工修剪、疏果,才能让更多的养分输送到每一粒果里,从而长成现在看到的晶莹剔透的饱满果形。

别看李艳现在说起种植葡萄头头是道,但在几年前,她对种植葡萄也是一知半解。2018年,李艳返乡创业,在赵桥乡双楼村成立谯城区徽姑娘特色种植家庭农场,一点点摸索葡萄种植经验,带领几十位农场女工边学边干边悟,利用植物破眠技术促使葡萄提前萌芽、抹芽、打杈、整理花穗、保花保果、疏花疏果等。发展到现在,该家庭农场已有设施葡萄及其他果树200多亩,注册了亳赵桥、亳葡香、亳金果等自有商标,并进行了葡萄、西瓜、蜜薯等品种的绿色认证。

为了能种出好葡萄,李艳还积极参加省市区相关单位组织的外出学习培训,多次到山东、江苏等地学习葡萄设施促早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有机肥发酵、土壤改良等新知识。自己学习新技术的同时,李艳还在农场里经常开展各类种植技术场景培训,普及优质葡萄土肥水及修剪技术等知识,向农场成员及周边村民普及农用新技术,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人员。

除此之外,该家庭农场还就近带动周边100多名村民在此务工增收。村民李玲说:“一年四季都在果园里干活,从除草、浇水、施肥到剪枝、疏果、采摘,一个月能收入3000元,离家近方便照顾一家老小。”

家庭农场发展的同时,李艳不忘责任担当,积极回馈社会,给双楼村敬老院的老人等送去新鲜水果蔬菜,资助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妇儿关爱”等社会公益活动。

如今,家庭农场的葡萄正在集中上市,供不应求。李艳告诉记者,目前,园区的精品果蔬初级分拣包装及仓储项目正在筹建中。下一步,她准备扩大种植面积,发展高效农业,叫响“亳赵桥”品牌,建设城郊型、休闲型、观光型、研学型的高标准葡萄示范基地。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