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高考成绩公布和暑期的来临,我市各眼科医院迎来了一波“摘镜潮”,进入到近视手术的高峰期。近视手术人人都能做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术前术后有何注意事项?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一患者在进行眼睛检查。
有人为升学有人为方便
市民刘明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暑期刚开始,他就走进一家眼科医院咨询近视手术的相关事宜。“现在的学习压力与高三相比小了一些,眼睛近视度数也稳定了,就想着进行近视手术了。”刘明表示,平时做打球、游泳等运动时,佩戴眼镜很不方便,看到周围同学做了近视手术后效果很好,自己也决定开始“摘镜”。
经过检查,刘明确诊400多度的近视,双眼角膜情况较好,可以进行全飞秒手术。
选择做近视手术的年轻人中,刘明并非个例。据了解,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药物和手术都是矫正和控制近视的手段。其中,手术矫正成为一些年轻人的选择。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我国每千人中有1.5人进行了近视手术,与2021年相比有所提升,手术人群平均年龄约为24.7岁。
“从高考结束后,近视手术就进入了高峰期,不少高三毕业生为了成功选择心仪的专业,在成绩没有公布前就开始了近视手术。”亳州艾尔眼科医院总经理陈孟德介绍,因一些专业对视力有要求,有的学生是为了顺利报考,高考后立刻开始近视手术,给康复预留更多的时间。也有不少学生为了让今后生活更方便,选择近视手术,因此,高考结束到暑期期间,都是近视手术的小高峰。
近视手术并非人人适合
“需要进行近视手术的人群,最好提前到医院来预约检查,做好手术前的准备。”陈孟德介绍,为了保障手术的安全,手术前需要进行20多项严格的检查,不是随时到医院,随时就能手术的。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近视人群选择较多的近视手术,一类叫角膜屈光手术,一类是ICL植入手术。其中角膜屈光手术包括全飞秒手术与半飞秒手术。对于角膜相对较厚,度数不太高的人,可以做全飞秒手术。对于度数较高(近视度数超过1000度),角膜较薄的人,可以考虑做半飞秒手术。角膜有病变,或角膜太薄,近视度数太高,眼睛里有足够的空间,全飞秒和半飞秒都做不了的情况下,可以考虑ICL植入手术。
那么,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进行近视手术呢?
市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周用谋表示,虽然近视手术技术目前已比较成熟,但近视手术依然不是人人适合。
近视眼手术需要18岁以上,且两年以上近视度数保持稳定的人群。此外,如果年龄过大,出现了老花眼,也不建议做近视眼手术。严重眼干燥症患者、角膜厚度低于安全值的人、圆锥角膜倾向或角膜变性的人都不建议做近视眼角膜激光手术。
术后康复不可大意
做了近视手术后,是否可以一劳永逸了呢?
周用谋表示,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类型,近距离用眼、不良的读写习惯、过暗或过强的采光照明、遗传因素等都是影响近视发生发展的原因。近视手术与戴眼镜相同,仅能改善视力,并不是根治性治疗。即使做了近视手术,已增长的眼轴不会改变,与近视相关的眼底病变风险也不会降低。因此,近视手术后依然要注意用眼卫生,养成科学用眼的习惯。
此外,现在开展近视手术的机构众多,患者可以从医疗资质、技术、设施等多方面综合衡量,要选择正规、专业的医疗机构。在选择近视手术前,最好到正规医院的眼科进行详细的眼睛检查,确保眼睛符合术前指标。
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完成近视手术的人群来说,术后一定要按照医嘱按时用药,在术后早期要规范用眼,不要过于疲劳,注意眼睛的卫生和清洁,避免伤口感染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