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不惑,最怕半夜接到电话,尤其是父母的。每次,电话那头大多是有长辈离世。所以,电话响起时,我一个激灵就清醒了,颤巍巍地拿起电话。是父亲!那火急火燎的声音八百里加急,奔腾赶来。
我听了半天,才算弄明白,死的不是村里的长辈,是《亮剑》里的人物!他打电话,是电视正放到魏和尚即将战死时,突然没网了。我虚惊一场。这部《亮剑》,父亲几乎能倒背如流,却依然看得津津有味,一分钟都不能落。我动用手机视频和监控,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引导父亲把网连上。父亲立刻挂上电话,继续追剧。从监控里,我看见,随着魏和尚身首异处,父亲的眼泪如决堤的洪水一泻千里。
父亲七十多岁了,心底的红色情结,并没因时光流逝而褪色。
父亲仰慕军人,小时候也想参军,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身不能行,但心可往之。他就把一腔热血倾注在红色书籍和影视上。我出生后,父亲特开心!走动都扛着我,说将来一定要让我当兵。在父亲的熏陶下,我打小玩得游戏都是“军旅剧”。
但我还是让父亲失望了。十八岁那年,我刚参加完高考,父亲就拉我去征兵处。一句话都没说,我就被拒之门外,因为我鼻梁上架一副近视镜。父亲上下打量我一阵,满眼嫌弃,扔下我扬长而去。
后来我收到重点大学的通知书,都没能让父亲轻松一点。他看见我就紧锁眉头、唉声叹气,喝高了就怨声载道、满腹牢骚。上个学咋就把眼上近视了呢……父亲百思不得其解,在他看来,我的大学从始至终就是个黑色悲剧。我有自知之明,既然不再是那让他两眼放光的人,就离他远一些,越远越好。
多年养成的习惯,碰上好的红色书籍和碟片,我会买下来,自己看完,再寄给父亲看。随着网络的普及,我给父亲装上网络电视。里面丰富的资源,让父亲发现新大陆。干完活,就坐在电视前追剧。这时,他才稍稍对我改观。或许还有一个原因,我也成家立业了。
我结婚后,父亲看我的眼神又放光了。儿子出生后,他的眼神更加闪烁,发之于心的那种。每次我带儿子回老家,他都抱在怀里,扛在肩头,哼着小调,满村庄溜达。他逢人就显摆:俺这孙子将来要当兵的……我哑然,没想到父亲把他的红色情结,又深情地种在了他孙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