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学院打造三个“面对面”平台
把学生“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实事”
亳州新闻网讯 “图书馆一楼自动还书机出现了故障”“体育俱乐部选课困难”“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指导次数较少,在择业方面有点迷茫”……近日,亳州学院开展了“我与书记面对面”活动,学生代表围绕课程设置、生活服务等方面,一一发言。亳州学院团委负责人时楠不时向学生询问细节,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
“座谈会后,团委迅速将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及时交办,有关部门第一时间落实整改。”时楠告诉记者。
近年来,亳州学院着力打造“我与书记面对面”“校长热线面对面”“‘一站式’学生社区‘面对面’”3个品牌平台,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纾困解忧。
“我与书记面对面”侧重开展座谈、倾听学生问题。“校长热线面对面”则经常走进食堂、图书馆、宿舍等场所听取学生诉求。
不久前,两名学生在“校长热线记录单”上写下“洗衣机损坏不能使用”等急事难事。“校长热线面对面”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情况,形成问题清单,逐项发至有关部门和二级院系,并随时跟进处理进度、掌握学生反馈意见。
“一站式”学生社区“面对面”则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倾诉的平台。
一次,专职辅导员李冉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值班时,2022级电子商务班学生邵静面露愁容地走了进来。今年的“互联网+”创新大赛,到底是应该报“高教初创”赛道,还是“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呢?这个问题邵静始终无法作出最后决定。李冉认真聆听她的困惑。
“从项目内容看,‘酒宜购——数字化助力白酒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者’倾向于营销和宣传,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侧重项目对社会的贡献。”李冉分析道,“从项目成果来看,你们团队已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且高教主赛道初创组比较偏重初次创业项目,所以我觉得你们的项目更适合参加高教主赛道初创组赛道。”
邵静顿感豁然开朗。
时楠表示,亳州学院想方设法把学生的“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实事”,不断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真正搭起了学生成长成才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