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高新区:拉紧防溺“警戒线” 筑牢生命“安全堤”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暑期是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连日来,亳州高新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突出教育、综合治理”原则,未雨绸缪、及早应对,签订责任书,压实责任链,坚持不懈抓好日常巡查,落实落细防溺水各项管控措施,扎实做好儿童青少年防溺水工作,坚决杜绝溺水事故发生,为辖区儿童青少年生命安全筑牢了“安全堤”。

菊花园社区的志愿者们正在巡河。

不间断巡查防溺水

“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不要私自下河洗澡。”8月7日中午,烈日炎炎,记者来到亳州高新区第一社区管理中心菊花园社区,微波荡漾的龙凤新河目测有二十多米宽。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巡河员芮慧晴和另外两名巡河员开始了新一轮的巡查工作,他们不时提醒带孩子在河边游玩的家长不要让孩子脱离大人的视线范围。

“我们菊花园社区成立了防溺水巡查队,每天早上8∶00到中午12∶00及下午2∶30到5∶30的时候,在辖区龙凤新河流域不定时开展防溺水巡查。如果看到有垂钓的市民,或者儿童在河道周边嬉戏的,我们会立刻上前进行劝导。”芮慧晴告诉记者。

“我们菊花园社区辖区河道从紫苑路以南到养生大道以北。为了切实做好防溺水工作,我们共配备12套包括警示牌、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在内的‘四件套’。除此之外,社区还安排了专人值班,救生小分队每天到辖区河道开展不间断巡逻。”菊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李莉萍告诉记者,汛期以来,他们社区组织“党员干部+巡河员+网格员”防溺水工作架构,常态化在河边开展垂钓、戏水劝导活动,利用小喇叭在村内河边进行宣传。目前,社区共有8支防溺水巡查志愿者队伍开展日常巡查,形成立体安全保障体系,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筑起坚实‘安全堤’。

多形式宣传防溺水

“我们一定要珍爱生命,预防溺水……”近日,在亳州高新区第二社区管理中心南湖家园社区,正在开展一场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的夏季未成年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请记住,不准私自下河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在现场,南湖家园社区邀请亳州骨科医院的医生,现场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向辖区未成年人及家长宣讲防溺水知识和相关急救知识,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

“如何救助溺水者?”“如何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如何学会在溺水时自救?”……活动现场,医生们结合近年来发生的溺亡事件,向群众讲述了野外游泳的危险,并向群众宣讲溺水救援知识,展示落水后的救援方法。社区居民积极发言、踊跃参与,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居民王伟表示,这次防溺水讲座对群众帮助很大,特别是暑假期间,给家里有未成年人的家庭敲响了警钟,我也会教育好我的孩子,绝对不能靠近水域,要保护好自己。

南湖家园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南湖家园社区高度重视防溺水工作,坚持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动,成立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安排防溺水工作,明确社区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签订防溺水安全责任书。

同时,社区建立常态化巡河机制,成立防溺水巡逻队,在辖区水域重点排查安全隐患,查看救援设施是否完备,每周防溺水志愿巡逻队对辖区内的水域进行定期巡逻,进一步强化儿童青少年溺水安全问题预防工作。

拧紧防溺水“安全阀”

记者从亳州高新区了解到,近年来,亳州高新区始终把“防溺水”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常抓不懈。

为增强全区儿童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严防溺水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亳州高新区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制订防溺水工作方案,明确属地、单位、学校、家长职责,持续推进宣传教育、开展应急演练、落实包保职责、加大督查问责力度,多举措拧紧防溺水“安全阀”,切实守护全区儿童青少年暑期安全。

为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单位防溺水工作职责,连日来,亳州高新区纪监工委联合高新区教育分局开展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专项监督检查。督查组深入全区各重点坑塘水域,仔细察看警示牌、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等防范设施是否配置齐全,详细询问护塘员日常巡查工作情况,并查看安全预案应急响应机制、责任清单和重点包保对象走访情况工作台账等防溺水工作材料。针对督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督查组进行即时反馈,并督查立行整改,以强有力的监督筑牢织密防溺水安全防线。

同时,该区强化隐患排查整改,落实考核问责制度。以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慎之又慎的工作作风,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用行之有效的举措守护全区儿童青少年暑期安全,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责任担当。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