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旅行归来,我休整了几天,处理一些紧急的工作,和领导请假。四天之后,拖着行李箱,我再次出发,这次的旅行目的地是——医院。
其实去新加坡旅行之前,我已经和我的主治医生约好了手术时间,决定把困扰我好几年的一个体内结节切除。旅行,是为我即将要做的手术积蓄力量。
回来收拾行李箱,擦干净准备收到柜子里时,我突然灵光一闪:其实,我根本不用把行李箱放起来,只需置换一些东西,我可以直接拖着行李箱去医院。
当我把去医院做手术也当作是一次旅行时,我发现,我的脚步变得轻盈了,我原本沉重的心情也随之轻快起来。
办理好住院手续后,护士领我到病房,病房里已经有一对老夫妻了。先生躺在床上,他的爱人坐在一边陪伴。
我从容地打开行李箱,取出我事先做攻略时准备好的住院必备物品,并拿出我的枕头和枕套时,阿姨惊呆了。她赞许地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住院带行李箱的,确实省事,不像我们刚住院时,大包小包还总是缺这样少那样,不得不跑回家一趟趟取。
阿姨是个“E人”,问我入院做什么手术,并主动告知我们她先生的情况,从发现病情到手术结束的整个过程,侃侃而谈。我们甚至知道了她今年72岁,先生和她同龄,白天她在医院照顾,晚上换儿子来陪床。先生的父母一个97岁,一个95岁,是上过战场的老干部,如今住在军人大院里。再老的孩子也是父母的宝,自从她先生住院后,他们这一对高龄的父母每隔两天就要到医院来看儿子。
我听得津津有味,直到护士拿给我一堆术前检查单,开启了我整整一天的漫游医院各个科室之旅。
医院太大了,像一个超级大迷宫,若不是有聪明机灵的儿子陪伴着,这一天,我不知要迷路多少次。
在迷宫里穿梭,不时会路过一家咖啡店,这家咖啡店的位置非常有意思。它不像便利店开在靠边的角落里,也不和其他的美食连锁店一起,它单独伫立在门诊的中心位置,来来往往都要经过它。咖啡的香气扑面而来,有那么一刻,陷入恍惚,恍惚我并不是在医院奔波,而只是普通的平凡的一个日常。大口大口地深呼吸,把咖啡的香气深深地吸入五脏六腑,它让人忘记了自己是一个病人,冲淡了将要上手术床的恐惧。
手术的那天,护工到位了。当我从手术室出来昏昏沉沉躺在病床上,我听到护工在不停呼唤我,她叫我不要睡,叫我睁开眼睛看看我的家人们,他们把病房围得挤挤挨挨,依稀恍惚中我听到他们谈笑风生,我很安心地一次一次睡去,又一次一次被唤醒。
晚上,家人们都回去了,只剩下我和护工。我叫护工坐在我的床边,我说我想听听你的故事。长长的故事,我听得疲惫不堪,唯有一声叹息。后来我说我有点累了,大姐你也休息吧。大姐说小妹你真幸福,这么多人来陪你,就连你的嫂子都对你那么好,可想而知,你也是一个很好的人啊。
我有点惊讶大姐的逻辑清晰。我是一个很好的人啊,大姐你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曾经在B站看到一个UP主的旅行视频,30分钟的片子,没有美景,没有大片,出乎意料的行程,只有旅行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故事。
出发去远方是旅行,那么去医院,为什么就不能算作是一次旅行呢?这次旅行非同寻常,无与伦比,旅途中要吃一点苦、受一点难,旅途中见到的风景不那么美妙,遇到的人都悲欣交织。它必将超越之前的任何一次旅行,也必将获得一段更为深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当然,这样的旅行体验越少越好。但当它未经你允许降临到你的生活中时,从恐惧、担忧到积极随访,勇敢面对,我只希望在旅行结束的时候,我仍然能够拥有轻快的脚步(当然这是不可能的),轻松的心情,回望这一段短暂却终生难忘的旅行时,我可以笑着对自己说,嗯,你很棒,轻舟已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