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谯城区五马镇蔬菜种植基地
“受伤”的蔬菜,正在生长……
“黄瓜每斤7元,豆角每斤6元……”近期,不少市民在买菜时会发现,菜价高得“离谱”,往年这个季节价格较低的叶菜,身价也是陡然上涨。菜价大涨,原因何在?8月21日,记者前往谯城区五马镇常青园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进行实地探访。
唐士荣正在采摘丝瓜。
孙登明看着基地里被淹死的豆角心疼不已。
强降雨让蔬菜“很受伤”
早上6点,在常青园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里,菜农唐士荣和丈夫已经是满头大汗,一旁的小推车里堆满了刚刚摘下的丝瓜。
“前一段时间雨水多,地里种的一亩多豆角全部被淹死了。丝瓜耐涝,挺过来了。”唐士荣介绍,按照现在的行情,刚刚采摘下的新鲜丝瓜批发价可以卖到3块钱一公斤,“基本上到地方就能卖掉。上周行情最好的时候能卖到5块钱一公斤,这几天价格已经有些回落了。”
菜农吴艳与唐士荣有着类似的境况。就在辛苦种植的芹菜和西葫芦正要上市时,连续的强降雨让一家人的努力化为乌有。“一棚芹菜眼看就可以上市,却全部都淹死了,除了这块豆角地势高一些,还有部分存活的。能卖点就少损失点。”吴艳一边摘豆角,一边无奈地说道,“种菜就怕遇到这样的恶劣天气!”
产量下降导致价格上涨
在蔬菜基地里,一些本应郁郁葱葱的大棚里,大多变得空空荡荡,一些地里还有积水,地上满是淤泥。在一个还没来得及拆掉的豆角架上,挂着尚未成熟但已经发黑干枯的豆角。
“我们蔬菜基地往年这个时候热闹得很,正是芹菜、菠菜、四季青、黄瓜、茄子上市的时候。” 五马常青园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负责人孙登明表示,7月份以来的暴雨和高温天气,对蔬菜生长带来了很大影响,大部分绿叶蔬菜都被淹死了,菜农损失很大,供往市场的蔬菜量也大大减少。
“大雨过后,大棚里的积水没过膝盖,而且排不出去,一般的菜根本扛不住。”孙登明说。
播下新希望
农事不等人,自救不等靠。
孙登明介绍,暴雨积水后,基地组织菜农找来了抽水泵,将种植基地里的积水排放到附近的排水沟中。待田间积水基本抽净后,经过一段时间晾晒,菜农们已经把淹死的蔬菜清除,第一时间平整土地,消杀、旋耕、打垄,开始新一轮的种植。
“我的芹菜和黄瓜都被淹死了,把秧子拔除后,我已经在地里重新撒上了芹菜种子,现在都出苗了。”看着菜地里绿油油的秧苗,菜农魏来英充满希望。
“我家被淹的豆角地里,现在已经重新平整土地了,现在全部栽种上了大蒜,希望下一季能有个好收成。” 唐士荣告诉记者。
“困难都已经过去了,我们要把农时抢回来,把地再重新种起来!” 孙登明说,目前新一轮的蔬菜已经开始陆续播种,大约一个月之后,基地的蔬菜供应将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