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 “芷”富村民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眼下,正值白芷收获的季节。亳州市谯城区观堂镇晨光村村民正忙着收获、晾晒、加工白芷,村里村外一片忙碌的情景。

“今年我种了24亩白芷,收了14000多公斤。今天卖了600公斤,7000多块钱。”一位村民自豪地介绍说。近年来,观堂镇晨光村坚持把党建融入乡村振兴,推行“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种植规模,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强化信息服务,白芷等中药材种植面积已扩大近3000亩,成为村民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同时,为群众提供了就近的就业岗位,有效增加了家庭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使中药种植产业逐渐步入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晨光村党委书记张海说:“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村民的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供稿:韩直

编辑:支苗苗   校审:赵菲菲   审核:蒋海涛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