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药博会】专家支招中药材产地加工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中药材产地加工如何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产地加工的标准怎么制定?9月8日,在2024第二届全国(亳州)中药材产地加工大会暨全国(亳州)中药材产业互联网平台交流大会上,多位专家学者纷纷“支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原二级巡视员孙丽英以《聚力变革--促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作演讲,暨南大学教授曹晖作《中国药典》2025版解读报告,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院长魏胜利围绕“全国中药材产地加工进展与趋势”、国家药监局中药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张亚中围绕“趁鲜切制中药材加工规范和质量标准”、先正达集团中国厚圃土壤健康负责人傅春杰围绕“培育健康土壤 助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内容作报告。

多位专家表示,质量标准化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必要前提,也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中药材行业亟须有效模式以整合资源、统一加工标准和规范,提高中药产品质量和疗效,实现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

“中药材从种植到加工到饮片,目前最薄弱的环节就是中药材产地加工,中药材质量的提升,一定要从中药材产地加工这个环节重点抓起。”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专家组主任委员刘红卫分享了“中药材产地加工的发展模式与先进案例”,他说,亳州拥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加工历史和全球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应该把中药材的产地加工做得更加规范,力争成为行业标准。

“作为主办方,我们想通过大会的举办,为中医药企业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在中医药行业发出亳州声音,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中药材交易模式的迭代升级贡献亳州方案。”安徽省亳州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营销策划中心经理张鹏程说。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