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感悟】主动作为办事实,一心一意谋发展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驻村为了什么?这是每一个驻村工作队必须面对的问题。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但始终离不开一条主题,那就是发展。农村的问题,最后都是发展问题。驻村三个月以来,城父镇蒋楼村驻村工作队在工作中,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条主线,主动作为,努力办好以下三件实事:

打造一个品牌:一个村有一个村的特色,一个村有一个村的优势,如何凸显我村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一个品牌”,经过与村两委共同协商研究,认为这是发展村集体经济最有效的路径,也是实现“一村一品”的现实要求。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结合我村种植业实际,工作队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申请主体,以“谯小沏”为注册商标,以花茶等农产品为产品类别,向亳州市知识产权局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目前已经通过初审。下一步,我们将联系优秀企业做好产品的研制与生产,走出创建村级品牌的第一步。

修建一条道路:“要想富,先修路”,这一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口号,在四十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蒋楼村有一排废弃的小学校舍,就土地性质和面积来说,非常适合建设一个中小型的加工厂,但由于村里通往城父镇的主干道非常狭窄,路面不平整,不仅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不便,更重要的是很难吸引优秀企业过来投资建厂。为了实现这条道路的改造升级,上届驻村工作队经过不懈努力,积极争取衔接资金700余万元,于上半年完成道路的招投标工作。但在施工阶段,却遇到道路清障的重重困难。工作队了解情况后,积极主动与区交通局、镇政府、供电部门和水利部门积极协调,并召开村民会议做好村民思想工作,促使清障工作于9月中旬基本完成,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整个工程预计将于11月份全部完工。

筹建一家工厂:乡村振兴靠发展,乡村发展靠产业,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没有产业振兴,乡村振兴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此,工作队驻村以来,将产业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得益于道路的改造升级,经多方联系,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前来考察厂房建设问题。工作队一方面将企业请进来,另一方面也积极主动走出去,对企业进行考察,选择合适的有意向的企业开展合作,实现双向奔赴。为尽快落实这一项目,工作队正在积极争取选派单位的资金支持,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建设标准化厂房。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能解决村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而实现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目标。

发展是农村工作的永恒主题,驻村工作队将紧紧围绕这一主题,积极谋划,加强沟通,主动作为,注重实效,踏踏实实把每一件事落实好,为乡村振兴工作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城父镇蒋楼村第一书记  张志强)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