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10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卒中日”。记者从市人民医院了解到,自天气转冷以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对此,医生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寒冷季节要特别注意保暖,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按时服药,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出门时要注意保暖,注意早晚温差,保持清淡饮食和良好的作息。”10月23日,医生正在给即将出院的赵先生讲注意事项。不久前,赵先生外出吃饭结束后,突然感觉胸闷、气短,到医院就诊后发现心脏出现小面积心肌梗死情况,经过医生一系列紧急操作,赵先生才转危为安。
据了解,天气寒冷时,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作用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交感神经开始活跃,肾上腺素等激素水平也开始上升,这使得心率加快,代表心脏收缩功能的射血分数可能异常。此外,在气温下降的季节,人们往往会摄入更多高热量食物,这可能引起胆固醇和血脂升高,也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等。” 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主任医师邓如明介绍,在寒冷季节,心脑负荷加重,血压较高,且波动剧烈,易造成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及其突发事件,高血压患者尤其需要重点防范。
对于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邓如明提醒,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低温寒冷环境中;提倡少盐、少油、少糖饮食,注重饮食多样化;保持运动和充足的睡眠;如果既往有血糖、血压、血脂异常,要定期监测,如有不适要及时就医。
此外,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十分重要。邓如明提醒,脑卒中的救治如同跟时间赛跑,早期发现、快速急救,至关重要,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减少并发症。识别脑卒中典型症状,可牢记“120”口诀。“1”是指看一张脸,即查看面纹是否对称,有的人会出现口角两边不对称或一边的面纹变浅。“2”是两只胳膊或两条腿,查看走路是否发飘,一侧胳膊是否无力;“0”指聆听,即注意说话是否不利落。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送医。
医生建议,心脑血管疾病属于可防可控疾病,及时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合理的体重,少吸烟、少饮酒,避免烟草里的尼古丁、焦油等,引起血管释放紧张素,避免吃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定期检测血压、血脂和血糖,并及时有效对症治疗,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