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保筹资撬动“第三支点”

我市先行试点的两个村98名村民获得增加养老金标准的实惠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最终确定在涡阳县西阳镇解沟村和蒙城县岳坊镇戴尧村两地先行试点。目前两个村共98名村民获得增加养老金标准的实惠。

据介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金筹资渠道有个人缴费、财政补贴和集体补助三种渠道。集体经济补助作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筹资的“第三支点”,有助于通过发挥其“托底补助+激励缴费”引导的作用,带动高档次缴费,增加参保群众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积累,从而实现待遇领取水平的提高。

但是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个人缴费和财政补贴两种渠道,集体补助渠道一直未能实施落地。

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集体经济补助政策在我市上马落地的时机逐渐成熟。市县两级人社部门积极探索村级集体补助,深入调研摸排各村情况,选取村级经济发展较好的村,结合村情实际,最终确定涡阳县西阳镇解沟村和蒙城县岳坊镇戴尧村两地先行试点。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与集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建立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集体经济组织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制,进一步扩大此项惠民政策的覆盖面,让更多村民实现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