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永兴镇法堂社区: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插上“科技翅膀”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利辛县永兴镇法堂社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喷滴灌设备林立,监控站屏幕上数据跳动,科技员李保山说:“现在我们不用像过去那样全天守着农田了,坐在监控室里,就能掌握土壤墒情、病情虫情等实时数据。”李保山指着电脑屏幕,笑着说道,“依托数据管理,我们适时把肥料加入自动施肥机,机器就能把水肥同时送到地里,确保旱涝保收、节水高效。”

向科技和耕地要产能,向国土资源要粮食是粮食增产的根本之策,近年来,永兴镇持续发挥科技特派员帮扶作用,加大无人机、微型气象站、土壤湿度传感器等科技装备支撑力度,推动农业生产科技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截至目前,法堂社区高标准农田每亩秋季用水量由过去的20多立方米,减少至8立方米,粮食增收丰产成果显著。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