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十河镇:红白理事会引领好乡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以前村里办红白喜事总是想着攀比,礼金讲究一个‘多’字,排场讲究一个‘大’字,都怕自己办得不如人家,丢了面子,落了话柄,只能打肿脸充胖子。自从村里有了红白理事会,婚丧事宜一切从简,省钱省力又省心,大家十分支持。”近日,在谯城区十河镇大周村,村民邢广森在听了村红白理事会成员邢国华宣讲的移风易俗政策后,感慨地说。

据悉,大周村公开推选村内德高望重、甘于奉献、热心为群众服务的村民和村干部,成立红白理事会,负责指导和规范村民的婚丧嫁娶等事宜。红白理事会成员还定期召开座谈会,学习、宣传相关政策法规,并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按照婚丧事宜一切从简、文明理事的原则,制定了详细的红白事操办标准和规范流程,督促村民严格落实。

这样的红白理事会,十河镇每个村都有。近年来,十河镇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村党组织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各村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各村均组织成立红白理事会,并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移风易俗内容写进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让婚丧简办成为新时尚。

“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滋生,不仅加重了村民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全村的文明和谐。”邢国华说,红白理事会成员既是监督员,更是宣传员,呼吁大家从自身做起,摒弃陋习,将文明新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下一步,十河镇将继续结合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加大移风易俗宣传力度,引导村民共同遏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不正之风,争做文明乡风、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传播者、践行者,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