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谯城区淝河镇李小庙村的桑蚕养殖基地,养殖户李广发正在打理蚕棚。说起返乡创业的经历,他说,现在自己非常享受新农人的成就感。
“去年我收获了第一批蚕茧,有900斤左右,一斤蚕茧能卖30元左右,首批卖了两三万块钱。现在产量基本稳定,每一批都能产100多斤。”谈到养蚕收入,李广发高兴地说。
李广发今年53岁,是淝河镇的一名普通农民。谈到自己的养殖之路,他笑着说:“2017年,我外出务工后回家创业,当时也不清楚自己有什么特长。想到我们镇有种果桑的传统,而我原本也是打算种植果桑的,经过一番了解后,我感觉桑蚕养殖前景更好,在淝河镇农技部门的建议下,我先流转30亩土地,用来养殖桑蚕。”
“刚开始养蚕的时候,我心里一直犯嘀咕,担心不能赚到钱,基本上每天扎在蚕棚里。村里了解到我的情况后,特意帮我请了镇农技部门的养蚕专家,教我怎么选蚕种、怎么消毒、怎么喂食等,把注意事项都讲得一清二楚,直到卖完第一批蚕茧,赚了一万多块钱,我心里才真的踏实了。”李广发说。
据了解,蚕全身是宝且不会污染环境,蚕粪经处理后可入药,而桑树可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被蚕吃剩的桑枝还可以打碎用于加工。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蚕丝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从蚕丝被、蚕丝枕,到医学上用的蚕丝医用缝合线、丝蛋白人工皮肤等,蚕丝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今,美容界更是掀起了一股蚕丝美容风潮,以蚕丝为原料研制而成的丝素化妆品,成了无数爱美女性的护肤首选。对于养蚕业未来的销路,李广发信心满满。
通过养殖桑蚕,李广发不仅拓宽了致富渠道,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养殖桑蚕十分注重细节上的管理,各个环节都有用工需求,像喂蚕、消毒、收蚕茧都需要大家来帮忙,目前是每人每天100元。”李广发表示,下一步,他打算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成立合作社养殖桑蚕,带动周边村民一同搞养殖,大家一起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