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吃卤味 十岁女孩变“小蓝人”

医生提醒:应尽量选用新鲜蔬菜及肉类,避免亚硝酸盐中毒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10岁的女孩园园(化名)在学校上学时,突然口唇黑紫、头晕胸闷,被紧急送往亳州市中医院。经过医生一番救治后,被诊断为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经过问诊,园园亚硝酸盐中毒的原因可能与其连续几天进食卤制食品有关。

据了解,小姑娘既往身体健康,当天在学校上课时,发现黑板上的字突然看不太清,自己也没注意,后被同桌和老师发现口唇黑紫,紧急送至市华佗中医院救治。

“孩子被送往医院时口唇黑紫,血氧饱和度60%左右,正常人一般为95%以上。”亳州市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董建华介绍,值班医生接诊中发现,小姑娘的指甲也呈紫色,同时出现胸闷恶心的症状,立即给予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测、吸氧,吸氧后血氧饱和度上升至80%左右。

“我们从孩子一系列的症状判断,可能是亚硝酸盐中毒。” 董建华说,医生询问后,小姑娘说她这两天进食过卤制品食物。于是医生立即予以亚甲蓝注射液60mg静滴,小姑娘面色苍白好转,口唇黑紫减轻,血氧饱和度上升,转至儿科病房继续治疗,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亚硝酸盐中毒又称肠源性青紫病,一般是指由体外摄入或在肠内生成亚微的盐类,使血液中的部分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而发生全身组织缺氧,出现青紫现象。

医生介绍,人体摄入亚硝酸盐达0.2~0.5克在20分钟内即可引发急性中毒症状,典型表现为指甲/口唇变为蓝紫色,俗称“小蓝人”。还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心悸、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亦可影响血液循环、呼吸、泌尿、神经等多个系统,摄入量超过3g就可能导致死亡。

亚硝酸盐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中的发色剂和防腐剂,可以使肉制品呈现漂亮的颜色和独特的风味,同时能够抑制有害肉毒杆菌的繁殖和毒素分泌,所以它广泛用于熟肉、灌肠类和罐头等动物性食品。菠菜、大白菜、韭菜、萝卜、芹菜等蔬菜中也含有大量硝酸盐,若存放温度过高,在硝酸盐还原酶作用下,硝酸盐可还原成亚硝酸盐。

此外,新鲜蔬菜亚硝酸盐含量是非常低的,如果买来的绿叶蔬菜放两三天再吃,其中的亚硝酸盐就很有可能升高。煮熟的蔬菜存放温度过高,某些细菌在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下,会产生亚硝酸盐。

医生提醒,为避免亚硝酸盐中毒,大家日常生活中要少吃剩菜,剩菜应尽快放入冰箱冷藏保存,避免高温暴晒。不喝长时间熬煮的蒸锅内的剩水,少吃腌制的肉类,食用的卤肉、腌肉应选择正规厂家购买,多吃新鲜水果,补充维生素。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