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组合拳”让老赖“就范”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王法官,钱我都转给他了,请你解除对我微信账户的冻结以及其他所有强制措施吧。”近日,谯城区人民法院推进清仓终本专项行动期间,被执行人迫于强制执行措施,主动解除“隐身”状态,赶到法院清偿全部借款。至此,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顺利实现出清。

2017年,曹某、董某因做生意资金紧张,向张某借款30000元,袁某、申某对该笔借款进行担保。后张某经催要仅收回6000元,四人被诉至法院。经法院审理,依法判令曹某、董某限期返还张某借款24000元,袁某、申某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后四人仍未能履行还款义务,被申请强制执行。

受理案件后,经执行法官全面调查,四人名下均暂无可供执行的财产,经实地走访也未能发现被执行人踪迹或财产线索,四被执行人仿佛全部进入“隐身”状态。执行法官冻结了四被执行人多个常用银行账户,对其采取了限制高消费措施,并将其纳入失信黑名单。但四名被执行人仍未现身,该案一度进入僵局。

前不久,谯城法院开展清仓终本专项行动,对旧存案件广撒网、出重拳。在再次详细摸排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后,11月底执行法官冻结了被执行人名下的多个银行账户、微信账户及支付宝账户。

12月4日,被执行人董某主动找到执行法官,表示法院多年来连番强制措施给自己生活造成不便,并表示要一次性清偿案款,希望尽快从执行法网中解脱。申请人得知案件进展后,当即赶到法院。随后在执行法官见证下,被执行人董某向申请人转账清偿了24000元案款,该案至此得以执结。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