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以来,我市立足实际,创新工作方法,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实落细、见行见效,实现了排查整治一批隐患,查处帮扶一批企业,重点补齐一批短板,教育培训一批人员的“四个一批”的阶段性成效。

在责任落实上,我市强化统筹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亲自部署审定方案和一线深入调度推进,亳州市制定印发1个总方案和31个子方案,形成全市“1+31”三年行动方案总体框架。梳理了34项工作重点和84项工作措施,逐项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分解市政府领导同志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128项,出台“三管三必须”责任清单,条目式列举各部门安全生产职责238项,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履职档案”,编制《乡镇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重点事项清单》1000余项,切实拧紧治本攻坚“责任链”。

为针对性解决企业“风险不会防、隐患不会查、问题不会改、制度不落实”等问题,我市将执法与服务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深度融合,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把脉问诊”,“面对面”帮助企业,指导企业创新试点建立“一厂一清单,一岗一清单,一人一清单”的企业“负面清单”制度,积极推进企业标准化创建和标杆示范企业建设活动。共编制“十小场所”、工贸企业等近20类企业检查清单以及42类企业(场所)432项“负面清单”,帮扶指导高危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779家、1682次。

同时,我市强化精准执法,坚持眼睛向下,深入宣传贯彻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紧盯重点行业领域、群众身边隐患,以查重大事故隐患为攻坚点,聚焦建筑施工、煤矿、道路交通、城镇燃气、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31个行业领域,紧盯动火、登高、临时用电、有限空间等高危作业,全面开展隐患治理行动,对排查的重大事故隐患,一律实施分级、分类、分批挂牌督办,对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开展精准执法,确保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全市企业自查和部门检查生产经营单位70175家,排查重大隐患1396项,已整改1384项,整改率达99.14%。精准执法行政处罚1906次、1383.01万元,“一案双罚”47次、60.36万元,行刑衔接23人,责令停产整顿43家,查处电焊等特种作业无证上岗人员106人。

在教育培训上,我市还强化全民攻坚,抓实关键少数,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专题培训,共培训1653次、10.5万人。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开展安全技能培训2519次、23.94万人,突出企业“明白人”培养,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提升宣贯1329次、9.2万人次,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开展安全宣传285.02万人次,参加全省首届“应急科普 守护你我”应急科普讲解大赛,取得2名三等奖、1名优秀奖的优异成绩。

记者:赵琳琳 通讯员:郑见

编辑:蒋海涛 校审:赵菲菲 审核:丁静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