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特供酒”被集中销毁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开始销毁!”随着一声令下,一瓶瓶特供酒被倒入环保处置中转桶进行销毁。12月19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谯城区古井镇的白酒小镇举行了“特供酒”清源打链行动,对查获物资集中进行销毁。

执法人员销毁特供酒包装。

“特供酒”是虚假标注或宣传与党政机关和军队有密切关联的特定名称、符号、标志性建筑物等信息的酒类商品,均为假冒伪劣酒类商品。记者看到,在“特供酒”集中销毁现场,被查获的“特供酒”并排摆放在空地上,旁边放着用来销毁的剪刀和环保专用桶等工具。闻讯而来的一些白酒企业负责人和群众聚在一起,近距离观察特供酒的包装以及相关介绍。

“市场上所谓的特供酒、专供酒,都是用来忽悠人的,不允许销售。我们古井镇白酒企业较多,在此提醒,企业在生产酒类产品时一定不能打上专供、特供等字样,消费者购买时也要多注意。”执法人员现场普法,提醒酒水生产、酒水销售、餐饮服务单位和印刷、广告企业一定要守法生产、经营。

随后,执法人员用准备好的剪刀将场地上的包装纸箱破拆,并将瓶装的酒类产品打开倒入环保处置中转桶。此次统一销毁坚持依法处置,符合环保、不再流通的原则,对查获的酒盒等包材采取物理损坏后,交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处置。对白酒统一回收,交污水处理厂无害化处置。

据了解,自2024年4月“特供酒”清源打链行动开展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一手抓规范指导,一手抓案件查办,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已办理此类案件13起,查获涉案酒类商品604瓶,有力打击了“特供酒”违法行为。

“‘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将持续到2025年2月份,今天我们不仅进行了特供酒集中销毁行动,还组织了白酒生产经营企业专题培训,引导企业不生产、不销售、不宣传‘特供酒’,共同守护‘华夏酒城’金字招牌。"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级调研员郑龙表示。

市场监管部门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酒品消费中要杜绝跟风、虚荣消费,保持冷静客观的消费心态,拒绝“特供酒”,不给不法分子留空子。在购买酒类产品时应向商家索取票据,一旦发现非法宣传、销售“特供酒”,要坚决抵制并及时拨打12315消费热线,主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