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举行的中国改革(2024)年会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地方实践高层研讨会,发布了“中国改革2024年度案例”,我市有3个案例光荣“上榜”。同年度,3个案例入选全国改革案例,为我市首次、全省唯一。
革故鼎新,踵事增华。
2024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完成改革任务95项,落实改革举措200余项,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强劲、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
我市改革做法连续7年获评全国年度改革典型案例;获评全国“新时代10年地方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特别案例”。基层消防安全治理体系、“满薪满益”和谐劳动关系品牌建设、为企服务“六找一接”、中药饮片监管“码”上溯源等9项改革举措在全国、全省推广。
改革引领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提速,经济总量十年连跨12个百亿台阶。2024年1—11月份,在省反馈的17项主要经济指标中,增速居全省前八位的15项、前五位的14项、前三位的7项、第一位的3项。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生态环境非现场智慧监管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陈显锋 摄
亳州学院校园招聘会现场,“六找一接”为企服务。张刘艳 摄
对标部署 高位推动
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
2024年7月22日,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市委书记杜延安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秦凤玉出席。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确保全会精神在亳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24年8月7日,杜延安赴利辛县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坚持以改革激发活力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年10月22日,杜延安主持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秦凤玉出席。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坚决落实关于“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指示等。
……
高位推动,改革有力。
2024年,我市对标中央、省委改革部署,研究部署改革任务,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市委主要负责人带头谋划重点改革,选定10个改革突破点,对涉及改革的重大方案进行把关并调度督察,采取现场点调、蹲点调研等方式直插一线掌握了解改革情况,发挥头雁效应,营造了全市上下要改革、想改革、抓改革的浓厚氛围。
改革有力,喜报频传!
2024年,我市推进完成改革任务95项,落实改革举措200余项,获得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国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等多项国家级荣誉或试点。亳州市中药饮片信息化追溯系统应用获评全国“2024年药品智慧监管典型案例”。“无感互认”“满薪满益”和谐劳动关系、为企服务“六找一接”、医保服务能力提升e站、生态环境非现场智慧监管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不到10分钟,我们乡镇消防站的消防员就到了现场。搁以前,只能等县消防队来,至少得40分钟,一旦火势蔓延,后果不堪设想。”近日,回忆起一村民家因线路故障引发的火灾,利辛县阚疃镇八里村村干部张形形仍心有余悸。
这场火灾的成功处置,正是我市创新基层消防安全治理体系的生动实践成果。不久前,亳州市创新基层消防“一件事、全链条”安全治理首创性、差异化改革和蒙城县构建蔬菜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打造长三角优质菜园子、古井集团“数字化”技术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3个案例分别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市域案例、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和企业改革与发展重点研究案例,在数量和质量上取得新突破。
至此,我市已连续7年获评中国改革年度典型案例,为全省唯一。改革工作“皖北走前列、全省靠前站、全国有位置”,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守正创新 优化环境
经济发展成绩亮眼
“没有进行相关的申报,也没有提交相关的手续,通过‘免申即享’平台,将近1000万元的奖补资金就进了单位账户。”在位于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的巴菲巴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说起“免申即享”的好处,总经理黄琳连连点赞。
为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更好地享受政策红利,我市创新搭建了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该平台通过大数据比对、流程再造、信用监督等方式,实现惠企政策奖补资金兑现企业“免申”、平台“智审”、资金“直达”,有力推动了惠企政策奖补资金应享尽享、快速兑现。这一改革在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也提高了政策的执行效率。截至2024年底,平台已累计上线市、县(区)两级“免申即享”政策1423项,为10038家企业发放各类奖补资金7.26亿元。
2024年在10月17日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数字营商环境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营商环境数字创新大赛中,我市“六找一接”“满薪满益”做法获评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我市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开展“六找一接”(找政策、找员工、找市场、找人才、找资金、找订单、产销对接),整合政府资源,优化要素配置,赋能企业发展。2024年,“六找一接”平台累计帮助企业发放奖补资金1.72亿元、招工用工10.68万人次、授信61.89亿元,受到企业的广泛欢迎。
优化营商环境,我市还先后推出了企业联办服务平台、税信通、分幢办证、一键申报、“码”上溯源、“高效办成一件事”、政企面对面解难题机制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创新举措。在2023年度省对市政府目标绩效管理考核中,我市营商环境考核排名居全省第七位、皖北六市第一位。
营商环境的向好向优,引来一众“金凤凰”栖息。
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新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74个、计划总投资1164.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91.3%,超序时进度16.3个百分点。其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23个、总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2个。
产业是经济之本。我市不断深化产业结构改革,推进产业向新而兴。我市创新打造的全球首个华佗中医药大模型,正在加快建设。古井集团酿酒生产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人均产能提升10倍,获评国家级5G工厂。创建27家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累计供应长三角地区农产品1833.38万吨,销售额1718.06亿元。建成全省首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肉牛产业在全省率先突破,落地全国首单肉牛“保险+期货”项目。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居全省第1位。2024年1—11月份,全市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4.9%、居全省第四位、皖北六市第一……
产业向强向新,发展向好向上。2024年1—11月,全市经济延续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势稳健。在省反馈的17项主要经济指标中,增速居全省前八位的15项、前五位的14项、前三位的7项、第一位的3项。
群众有呼 改革有应
让人民幸福更有“质感”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以前办退休,要从企业到主管单位,再到社保、公积金等部门,得跑好几个月,没想到现在10分钟就办好了。”日前,在蒙城县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人社办事窗口,原蒙城县家具厂职工葛平新高兴地说。
葛平新快速办好退休手续,得益于我市推行的“退休一次办”改革。我市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在全国率先推出“退休一次办”集成办、高效办改革,将7个部门办理的26个“单项事”集成为群众视角的“一件事”。在此基础上,不断升级改革,创新推出“无感互认”,先后汇集13个部门50类信息4449万条数据,推动实现10个部门22个待遇事项资格认证结果互认复用,既实现了群众的退休高效一次办理,又解决了多年来群众“自证生存”的难题。目前,全市已有1.17万人、137万人分别享受到了“退休一次办”和“无感”认证带来的便利。
孟宪海是一名泥工。不久前,他工作过的一个项目工地迟迟未发放工资。他通过“满薪满益”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反映后,谯城区人社部门迅速处理,很快就成功协调好了。“我投诉没几天,社保卡里就收到了18500块钱,没想到处理得这么快。”孟宪海说。
我市创新打造的“满薪满益”平台,让农民工感受到了工资直接装进口袋的幸福感,让广大劳动者感受到了劳动权益得到保障的获得感,让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感受到了放心上路的安全感。 我市“满薪满益”护民利企好做法获2024年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2024年第五届政务服务软实力“高效办成一件事”优秀案例等荣誉。
2024年,我市不断深化民生领域改革,人民幸福指数向优而进。
新增棚改竣工安置房14150套,改造老旧小区78个。
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5所,新增学位4.1万个。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占比下降至4.27%。
实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三年提升、两年巩固”行动攻坚战,累计建成81个项目。谯城区古城中心卫生院入选全国百强卫生院、为全省唯一。“医保服务能力提升”做法获评全国医保“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
做好市县领导干部公布手机号码“后半篇文章”,16位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累计接电话并交办群众和企业反映事项去重后27487件,办结率、满意率分别为98.4%、94%。
民主法治持续健全,出台《亳州市爱国卫生条例》《亳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等法律法规,让老百姓感受到法治的力量与温度。
……
一项项改革举措,一条条惠民新政,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
“我们将始终高举新时代改革旗帜,坚持首创性、差异化,高质高效完成党中央及省委改革‘规定动作’、精心谋划亳州改革‘特色动作’、深化运用基层改革‘创新动作’,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协调推进各方面改革,打造更多具有亳州辨识度的改革品牌,以高质量的改革谱写亳州新的壮丽篇章。”市委改革办副主任卢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