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在蒙城县双涧镇王湾村蔬菜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采收大白菜,然后装车发往长三角等地区。按照统一提供良种、统一提供农资、统一栽培模式、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订单收购、统一冷链配送全程服务的“六统一”模式,他们种植的大白菜收益颇丰。
为支持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蒙城县强化“链式”合作,推动蔬菜生产订单化、专业化、标准化、单品规模化、产销一体化。2024年,全县49个村、210多家农业经营主体与龙头公司签订种植合同,落实面积16.2万亩。
蒙城县坚持“设施蔬菜保市场、露地蔬菜稳加工”的思路,改变原有单一露地种植模式,发展设施蔬菜18万亩,年产优质蔬菜48万吨。隆冬时节,蒙城县兴农绿港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大棚内四季如春,西红柿正抢先上市。产业园采用订单式种植,将农产品销往长三角地区。
蒙城县还将初加工向田间地头延伸,建成库容50.67万立方米,打造农产品县级冷链物流集散中心1个、乡镇冷链物流中心17个、田间地头冷库75个。在蒙城县小辛集乡双李村,西蓝花采收装车后,就直接运到田间地头冷库进行分拣、加工、存储。有了冷链设施,短短几年,西蓝花全年种植面积就达到2.5万亩。
良好的产业基础,吸引了一批优质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蒙城。2023年,安徽大林冻干食品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在蒙城县建设了全国领先的蔬果烘干冻干加工厂和基地。已开发产品50多个品种、100多个规格,获得专利证书30多项。
该公司总经理助理边花丹说:“我们1号厂房1天大概需要100吨的原料,通过与蔬菜种植基地合作,既解决了农户的销路问题,也降低了原料的运输和采购成本。”
近年来,蒙城县以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建设为抓手,坚持露地、设施蔬菜同步发展,加快构建“基地种植—保鲜存储—净菜初加工—冷冻深加工—冷冻存储—冷链物流—国内外贸易”的蔬菜全产业链发展模式。2022年3月蒙城县被纳入安徽省“一县一业(特)”蔬菜全产业链示范县。
目前,蒙城县8家龙头企业、4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300家蔬菜经营主体、2400户农民从事蔬菜生产,蔬菜亩均效益2410元,蔬菜全产业链产值近30亿元,年带动家门口务工超过2万人。
2024年12月18日,蒙城县“构建蔬菜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打造长三角优质菜园子”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蒙城县优质农产品发展中心主任武超峰表示:“蒙城县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了产业发展聚合力、一体化融合添动力、乡村振兴添活力,今后将持续推动蔬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