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蓝天净土,禁燃禁放正当时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新春佳节、婚丧嫁娶等传统场合,人们往往会选择燃放烟花爆竹。然而,在延续这一传统的时候,隐藏其背后的诸多危害如: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消防安全隐患、呼吸道疾病(健康)隐患等,却往往容易被忽视。连日来,亳州高新区第六社区管理中心积极响应,多管齐下,全面落实禁燃禁放专项治理行动。

宣传先行,入脑入心。第六社区管理中心采用了多种宣传方式:在各个自然村进出口,悬挂醒目宣传条幅40余处;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单累计1000余张;72个村村通广播,丁庄还原小区进出口设置宣传小喇叭,每天定时播放禁燃禁放音频;10辆流动宣传车穿梭在每个主次干道上,循环播放宣传音频,争取让禁燃禁放声音传遍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确保宣传无死角。

网格管理,精准防控。第六社区管理中心依据网格化环境监管机制,进一步细分管控网格,切实强化网格员的包保责任落实。白天走村入户,仔细排查居民家中是否留存烟花爆竹,宣传禁燃禁放相关知识;夜晚穿梭在主次干道,巡查有无违规燃放现象。一旦发现异常烟光火亮,立即奔赴现场予以制止,确保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精准防控。

源头治理,消除隐患。第六社区管理中心对辖区内的19家小卖部、超市等可能售卖烟花爆竹的场所进行逐一排查,检查是否存在违规售卖行为,一旦发现,立即上报,从根本上杜绝燃放烟花爆竹,为禁燃禁放工作筑牢坚实根基。

全民参与,共筑文明新风尚。禁燃禁放工作的推进需要全体居民共同参与、协同奋进。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在走亲访友的过程中积极宣传。广大居民从“我”做起,严格遵守禁燃禁放规定,在婚丧嫁娶事宜筹备中,采用电子鞭炮、喜庆音乐等代替传统烟花爆竹,既保留热闹氛围,又契合环保要求。邻里之间互相监督,发现违规燃放及时予以劝阻,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下一步,亳州高新区第六社区管理中心持续加强禁燃禁放工作,不断增强居民保护生态环境意识,营造自觉禁燃禁放的良好氛围,确保居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全的节日。(吕娜娜 王书珍)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